圖: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這是全國政協委員盛裝走向會場中通社
日前,在紐約迎戰數年來最具挑戰的流感季節之際,中國傳統中草藥止咳糖漿因為在止咳平喘上的良好療效走紅美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3日在「部長通道」表示,中醫藥「走出去」,不僅僅是止咳糖漿,還有很多好產品可以走向國際。實施「一帶一路」以來,很多沿線國家都對中國的中醫藥表示了濃厚的興趣,目前中國已經與86個國家簽署了中醫藥合作協議,而中醫藥更已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大公報記者張帥、俞晝北京報道
「我們制定了一批國際中醫藥標準,建立了一批中醫藥『走出去』的合作基地,應該說,在促進中醫藥走出去、在中醫藥的服務貿易方面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王國強介紹,中醫藥現在已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有86個國家政府和中國簽訂了有關中醫藥方面的合作協議,中國在國外建了17個中醫藥中心。
中國在海外建17中醫藥中心
王國強坦言,儘管國際上對中醫藥非常歡迎,但是中醫藥要真正地「走出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解釋,東西方文化差異使中醫藥被更多的國家認同還有難度,中醫的理論、體系和西方的醫學體系有差異,需要一個過程讓各個國家接受中華文化和中醫藥理論;另一方面,國際上對中醫藥的准入,人員和中藥的准入還有障礙。未來真正讓中醫藥走向世界,中國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總結更多普惠大眾健康的技術、方法、理論、藥物。
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衛海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優秀瑰寶和獨具優勢的衛生資源,為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發揮着重大作用。個別人對中醫仍存在誤解和偏見,中醫藥發展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視度有所提高,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先後出台多份文件,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升級為國家戰略 業界感欣慰
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著名演員馮遠征告訴大公報,今年陳寶國與他主演的《老中醫》即將上映,這部劇由7個醫案貫穿,以民國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傳奇中醫翁海泉傾盡一生保護和傳承中醫文化的故事。為了演活老中醫,他與陳寶國專門在劇中「孟河醫派」的發源地─江蘇常州進行實地採風,跟隨當地老中醫出診、學習脈診,所以現在對身上基本的幾個穴位已經瞭如指掌。
馮遠征透露,拍攝過程中,每位主演也都隨身攜帶醫學辭典,對每一個專業術語都嚼爛吃透,力求塑造好老中醫的形象。他表示:「中醫不僅是一種傳承的文化,更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其中涉及看病、診脈、抓藥等諸多環節,均不能有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