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10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在國產民機上應用試飛取得成功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新社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3月1日接受採訪時介紹,接連發射的6顆北斗三號實現組網,用以驗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基本框架。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開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新時代。
此後,中國先後於2018年1月12日和2月12日各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第三、四、五、六顆組網衛星,為從北斗二號平穩過渡到北斗三號打好基礎。
楊長風表示,2018年將全面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研製建設,計劃發射16顆左右的北斗三號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和1顆北斗三號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年底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
楊長風還談到,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同時,一方面在應用與產業化上深耕細作,國產北斗芯片從無到有,累計銷量突破5000萬片;建成有480萬輛營運車輛上線、全球規模最大的北斗車聯網平台;國內衛星導航產業年產值超過2500億元人民幣,北斗貢獻率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