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商務部宣布對美高粱「雙反」調查

時間:2018-02-05 03:16:13來源:大公網

  圖: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王莊村農民在收穫高粱/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中新網、商務部網站、華爾街見聞報道:中國商務部4日宣布對美國進口高粱啟動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稱,商務部掌握的初步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對高粱提供了補貼。2013年以來,美國對中國高粱出口大幅增加,價格持續下降,對中國高粱產業造成損害。為此,中方決定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和世貿組織規則發起此次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前10個月美國對華出口高粱佔中國國內市場份額近60%。

  商務部獲得的初步證據和信息顯示,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向中國出口銷售,存在較大幅度的傾銷。商務部獲得的初步證據和信息還顯示,美國高粱產量巨大,庫存增加,2013年以來美國高粱出口數量佔其產量比例均在50%以上。商務部獲得的初步證據和信息顯示,中國國內產業遭受了實質損害和實質損害威脅。

  國內高粱產業受實質損害

  據官方數據,2017年前10個月美國對華出口高粱約為425.8萬噸,佔中國國內市場份額近60%。  

  至於為何由商務部自主發起調查,王賀軍稱,這是由於中國「高粱產業集中度低、種植戶數量眾多,產業難以準備必要的申請文件」。他說,中方將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保障各利害關係方的正當程序權利」。

  王賀軍也強調說,「這是一起正常的貿易救濟調查個案。」他表示,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願與美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

  事實上,對於最近中國對美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對原產於歐美的乙二醇丁醚進行集中覆審調查,以及提高對大豆的檢疫標準等,這是否意味着中國開始出手對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進行反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月1日作出回應時表示,這些都是個案。

  高峰表示,自2013年1月28日起,中方對進口的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單丁醚採取反傾銷措施,為期五年。商務部於2017年11月27日收到覆審調查申請,經審查符合立案條件,並於2018年1月27日開始期終覆審調查,這是一起正常的貿易救濟調查案件。

  關於自美進口大豆檢驗檢疫的問題,2017年12月雙方專門就「美國大豆輸華的雜質防控項目」達成共識,從2018年1月1日起,在美方出具輸華大豆植物檢疫證書時,對雜質含量超過1%的作出標註,大豆進境後中方將綜合進口大豆檢驗檢疫問題,對進口大豆實施風險分類管理措施。中方沒有採取任何超出共識範圍的措施。

  美專家:貿易摩擦或升級

  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將對進口太陽能板和洗衣機徵收關稅,其中將對進口太陽能板徵收30%的關稅,這被指針對中國。

  美方專家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在幾個月甚至幾周內就可能升級,中國政府近期宣布的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措施也難以緩解中美間的貿易衝突。貿易摩擦加劇的深層次原因是中美經貿和政治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美將從互補性的貿易關係走向競爭性的大國關係。中國需要通過制度改進來解決他國的關切,並為中美之間尋找新的互利共贏的合作基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