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管軼:獲獎是兩地科技融合典範

時間:2018-01-09 03:16:26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圓圖)是最先提出「果子貍傳播SARS冠狀病毒」的科學家之一,當年入選《時代周刊》評出的18救人英雄。從SARS到H7N9防控,管軼見證並參與創立具中國特色的新發傳染病防控四大體系和兩大平台。在發現新病原、確認感染源、明確發病機制、開展臨床救治、研發新型疫苗和診斷技術等新發傳染病防治領域的各個鏈條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因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該成果也被世衛組織評價為「世界典範」。

  2013年春,華東地區突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疫情一出現,中國疾控預防中心、浙江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相關聯合重點實驗室立刻啟動聯合攻關,打響防控戰役。疫情報告後5天內,項目組通過全球最大傳染病監測網和數據庫,迅速發現並確認突發疫情病原是一種全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揭示了H7N9新病源演化進化規律,立刻向全世界公布該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通過這套防治體系,中國不僅成功控制MERS、寨卡等傳染病輸入,也成功援助非洲伊波拉疫情,為全球提供「中國經驗」。管軼認為,通過數次突發傳染疫情,中國的防治體系得到了檢驗。

  「應對新發傳染病要靠兩地融合、要靠舉國之力。」管軼對大公報指出,當年初戰SARS,起源不明、應對欠妥,香港和內地醫學界是邊合作邊磨合。到2013年抗疫,全球率先發布H7N9傳染源、構建疾控天網,便充分顯示出兩地融合優勢。美國同期拿到H7N9病毒數據,速度上輸給中國。管軼指出這次獲獎是兩地科技融合典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