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周琳北京報道:從2003年SARS來襲時的談「非」色變,到2009年人類首次成功干預大流感,中國分子病毒學的開拓者、主導建立中國傳染病防控體系的就是今年89歲的侯雲德院士。直至今日,他仍擔負「愛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一職。
侯雲德一遍遍地與「病毒魔鬼」打交道,摸清它們的家底。1985年,他在國際上首次揭示痘苗病毒基因組的HindⅢ P片段,又用10年時間完成痘苗病毒全基因組的測序與分析。他初步闡明丙型肝炎病毒致癌的分子基礎,建立了人單純疱疹病毒2型基因組的基因文庫。
近些年,SARS、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強敵」,侯雲德領導專家組設計了應對重大突發疫情的總體規劃,提出「集成」防控體系思想。
「作為聯防聯控機制專家組組長,侯雲德院士就像坐在火山口。」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董小平說。10年來他參與了歷次重大疫情的防控戰役,也目睹侯老一次次用最佳方式「轉危為安」。
2009年,侯雲德率隊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干預,其中在疫苗方面「獨具匠心」。87天研製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紀錄。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劑、僅需注射1劑,推翻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注射2劑」的專家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