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過去了,國際輿論對十九大的關注熱度不減。從德國《明鏡》周刊的封面文章《中國「醒來」》到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中國贏了》,國際輿論都在「看中國」,聚焦於中國的發展變化及其對世界的影響,表明中共十九大的世界意義日益顯現。
對於中國的發展變化,國際輿論從驚嘆到感嘆,從驚訝到敬佩,從認知到深思,這種變化顯示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從表徵向深層次演變,從物質層面向價值層面過渡。從根本上講,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來源於自身的發展變化。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超30%。中國歷經幾十年的發展,財富、資金、經驗和技術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積累,綜合實力為中國在世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自身的發展變化,關鍵在於堅持改革開放。特別是在過去5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盡顯銳意進取的精神。而改革開放的成功,關鍵在於堅持中共的領導。中共強大的政策協調力和執行力舉世無雙。《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以24個語種、600多萬冊的發行量,覆蓋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共執政能力和經驗對世界的借鑒意義可見一斑。中共領導的成功,則關鍵在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中共而言,「人民的美好生活」始終是首要的目標,也是中國進入新時代的奮鬥目標。
以人民為中心,與「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相輔相成。站在中國與世界的交匯點上,中共十九大把「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標誌,並將「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這表明,走進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既為民族復興盡責,也為人類福祉擔當。
一言以蔽之,中共十九大體現了中國發展變化的邏輯,體現了中國與世界互動的邏輯。中國的發展進步就是世界的發展進步;中國越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機遇和作出的貢獻就越大。中國的改變,將繼續深刻影響世界。中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將決定中國與世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