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表示中國可從三方面應對「中國威脅論」/大公報記者馬靜攝
【大公報訊】記者馬靜北京報道: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15日在參加中國記協「十九大與中國外交」新聞茶座時就「中國威脅論」表示,「中國威脅論」論調自新中國成立一直存在,至今已經演變成「中國責任論」。中國可通過實踐證明不存在威脅、帶動其他國家發展、堅定維護正當權益和核心利益三個路徑來應對這些比較片面的論調。
如何應對和突破「中國威脅論」論調?袁鵬認為,主要通過三個路徑。首先,通過實踐向全世界顯示中國的發展對外界不構成威脅,縱觀歷史,中國大概是唯一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進入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國。「解決了13億人溫飽問題,沒有在海外殖民,也沒有打過一場世界級的甚至區域型的戰爭,我們的國家還是崛起了。這種實踐即使是帶有偏見的人,也找不出太多的理由去攻擊它。」
其次,通過中國自己的發展帶動其他國家的發展。「一帶一路」的核心思想,就是中國通過自己的發展,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既給周邊國家和更遠的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同時也讓各國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或者機遇,通過「一帶一路」經濟政治文化交往,來打造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三,中國還要堅定地維護我們的正當權益和核心利益。不能因為害怕西方說「威脅論」,就不去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是我們的我們一寸都不能丟,不是我們的,我們一分也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