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媒體矚目中國,關注十九大。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800名境外記者報名採訪十九大,比十八大時增加近百名。五年一次的盛會被視為觀察中國發展的最佳窗口。
各國高度聚焦中國發展經驗。當今,國際形勢經歷複雜變化,世界經濟復甦並不穩固,單邊主義傾向逆流而動。中國也經歷風雨,但仍砥礪前行。五年來,中國提出了1500多項改革舉措,推動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局面,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多次用「印象深刻」來描述中國發展成就。各國急於了解中國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方─全面深化改革。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媒體,更以學習心態報道十九大。
各國細心研判中國發展前景。IMF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年內第四次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為6.8%和6.5%,顯示出對中國新發展理念的高度認可。中國如何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不斷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創新引領經濟發展,成為各國的跟蹤視角。多國希望借十九大了解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設計。
各國熱切期待中國發展為世界經濟貢獻力量。中國主張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合力打造新的全球價值鏈,實現經濟全球化再平衡。在二十國集團峰會和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國都為全球治理貢獻出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實現合作共贏搭建新平台,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造新機遇。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境外記者報名參加十九大報道尤其踴躍。
世界對十九大的高度關注證明,中國已成為國際舞台上不可忽視的角色。中國將坦然接受來自各方關注的目光,展示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展現中國魅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