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對於如何做好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原深圳市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唐傑認為,應以「一核一軸一帶五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空間結構特徵,建設功能清晰分工的核、軸、帶,發展多元化的城市分工體系。
唐傑表示,從世界其他灣區經濟的發展規律上看,港深沿海經濟體比廣州這樣的沿江經濟體更具成為世界創新中心的條件。
唐傑認為,推進港深科創合作可從以下四大方面着手:構築港深科技創新走廊、科技創新平台和大學創新科技聯盟;打造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儲備各類創新人才;推動科技創新要素自由流動、探索「港深+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模式;形成全球高端科技彙集地、全球產業革命重要策源地。
而澳門、廣州、珠海、佛山、東莞等其他灣區內城市則可發揮比較優勢,建設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科技創新中心,與港深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主軸。清遠、韶關、河源、梅州等北部山區城市則可利用生態優勢與鄰近城市圈合作聯動、配套發展,打造環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產業帶、低碳經濟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