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生們踏上大草原情不自禁歡呼雀躍/大公報實習記者趙旭冉攝
起步阿爾山,收官庫倫旗。腳步丈大漠,妙筆繪草原。7月13日至23日,「范長江行動-2017香港傳媒學子內蒙古行」完美收官。在十多天的行程裏,17名香港學子與7名內蒙古當地學子一起,深入牧區,仰觀一代天驕之壯闊歷史,俯察草原民族之現世生活。通過此次活動,港生們不僅充分領略了祖國內地無限壯美的山河秀色,更增進了身為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與家國情懷。/大公報記者張寶峰北京報道
1935年7月起,年僅26歲的范長江受大公報派遣前往內蒙古、青海等五省區,歷時十個月,行程六千餘里,翔實報道了當時中國西北各方面的真實情況,一時在全國引起轟動,迄今仍是中國新聞史上光輝的一頁。八十多年後,17名香港傳媒學子秉承新聞前輩的精神風骨,收拾行囊,重走草原大漠,用鮮活的筆觸再次記錄中國塞北最真實的一面。
深感記者職業艱辛
港生趙倩婷表示,范長江先生曾經說過「好的記者應該走在路上」。通過這次旅程,不僅親身體驗了內蒙古的文化和社會發展,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更深深感到做記者的艱辛,以往每天打開報紙看到世界發生的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現在才知道每一篇文章、每一個文字,都是記者用辛勤的汗水採訪得來的。港生黃倩婷也表示,這次每一天的經歷都非常豐富,所以大家每天都期盼着新一天的到來,期盼更多的色彩點綴入自己的人生之中。
此次活動中,港生們登上阿爾山、深入銀沙灣,在內蒙古別具風情的自然風光中放飛自我、感知祖國;港生們走入蒙古包、深入牧民家,詳細了解了草原民族在信息時代全新的生產與生活;港生們還來到成吉思汗廟、孝莊皇后園,感受蒙元文化豐厚的底蘊與魅力;港生們走進科爾沁牛業、蒙古王酒業等知名企業,了解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
通過實地探訪,港生們對祖國內地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有了全新的認知,對民族認同、家國情懷有了更深的體悟。正如來自香港的李嘉韻同學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次參加范長江行動,一方面感受了馬背民族的文化,學習了新聞寫作的技巧,另一方面更增進了對祖國快速發展的認知,真心希望香港的朋友們都能夠到內地走一走,感受一下神州大地的美景與文化。」
港生專業敬業贏好評
雖然學員們都是在校學生,尚無豐富的新聞實戰經歷,但香港學生敢闖敢拚、追根問底的勁頭兒依然讓人印象深刻。內蒙古版畫家韓戴沁在受訪之餘就表示,沒想到這些香港孩子如此專業敬業,連珠炮似的提問完全不像實習生的樣子。在內蒙古巧遇的北京科技大學實踐團成員們也表示,看到香港同學們極其認真的採訪狀態,真心讓人佩服。
今年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同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正如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外宣處處長溫都蘇巴圖所說,在這個極具紀念意義的時間開展范長江行動,更具現實和長遠意義。此次香港學子對內蒙古的觀察與報道,必將在內蒙古人民和香港同胞之間傳遞深厚的情誼與美好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