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海外華文傳媒大有作為

時間:2017-07-25 03:16:35來源:大公網

  圖: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理事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歐陽曉晴講話

  在當日舉行的全體會議上,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理事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歐陽曉晴代表新當選的姜在忠主席發表講話。歐陽曉晴表示,海外華文媒體不但是中國與世界各國關係最前沿的船頭「瞭望者」,也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者」,中國好故事的「講述者」,中外友好交往的「推動者」。這「四者」,可以說是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未來發展的定位,也是對每一位成員的期盼。

  歐陽曉晴簡單回顧了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成立八年來所取得成績,同時也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歐陽曉晴希望每一位成員,都必須拿出對自己所從事的媒體行業負責、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堅定立場、樹立信心、團結一致、共同奮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隨後,歐陽曉晴從提升海外華文媒體國際話語權和發展運用新媒體平台這個主題,與大家進行了分享。歐陽曉晴指出,在當今國際傳播格局中,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媒體仍然佔據着主導地位,掌控着話語權。雖然現實嚴峻,但華文媒體一不需要妄自菲薄、喪失信心;二更應緊抓機遇、有所作為。首先,海外華文媒體同樣擁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其次,歷史賦予了華文媒體強勢崛起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因而各成員一方面應恪守真實客觀,切忌以訛傳訛,堅守華媒報道的公信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要講究時代氣息,重視地域特色,增強華媒報道的實用性和貼近性。同時要積極融入當地語境,提倡和而不同,提升華媒報道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而對於新媒體開發,歐陽曉晴認為,新媒體在全球的迅猛發展,不僅改變了傳媒產業的格局,更對當代社會發展產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影響。傳統媒體只有順應大趨勢,主動擁抱新媒體,並用日積月累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去打造屬於自己的新媒體平台,才能完成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而要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首先要善用公共平台,以內容取勝,擴大覆蓋面。其次,滿足受眾需求,革新發布方式,提升影響力。第三,讓新媒體成為海外華媒拓展經營、增強實力的新抓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