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歐空局構想以充氣裝置作骨幹、月球土壤作建材,用3D打印機器人在月球表面進行建設\網絡圖片
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6日在京舉行中國專場全體會議,中國航天界的官員和專家介紹中國探月和深空探測等領域的合作熱點。中國探月和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表示,將在月球南極探測等熱點項目展開國際合作,包括月球極區的地質構造和微生物圈等,同時合作項目包括月球科考站,倡議共同建設「國際月球村」,在月球建立能源長期供給、自主運行的科學設施。\大公報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
大會由國際宇航聯合會主辦,中國宇航學會承辦,以「分享.合作」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國的800多位專家學者和航天工作者圍繞空間探測、空間實驗室、國際合作等議題開展交流研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6日開幕式,宣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大會的賀信。習近平在致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歷來高度重視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創新,願加強同國際社會的合作,和平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讓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為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相信本次大會將有力促進全球航天科技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
與各國合作探火星
官方強調,中國將更廣泛地與各航天國家共商空間探索大計、共建合作平台、共享探測成果。在月球探測、火星探測、載人航天、空間環境探測等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積極推進並參與重要的國際空間科學計劃和雙邊及多邊合作項目,和平探索開發和利用太空。
劉繼忠當日提及的建設「國際月球村」倡議醞釀多時。去年外媒報道稱,歐空局負責人約翰─迪特里希.韋爾納曾公布建設月球國際村的構思。韋爾納表示,這個開拓地將利用月球表面的自然資源進行建設,如天然水冰、金屬及礦物等,以此滿足這個基地建造、維護以及打印3D建築構件或整個結構的建設所需;為將月球國際村的建設變成可能,合作是必要的;有關計劃將聯合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和日本等航天機構的力量。韋爾納稱,除作為將來可能用作火星任務的國際發射台,計劃中的「月球村」還將為開發太空旅遊,甚至月球採礦提供機遇。
4月24日,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透露,中國正在與歐空局等探討合作開展「國際月球村」的建設。
據中通社報道,歐空局有意在月球國際合作方面與中國進行合作,會上將進一步探討開展國際村的建設情況。
華研兩米口徑空間望遠鏡
在載人航天工程方面,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表示,中國空間站在核心艙、兩個實驗艙上均配備具有國際化標準接口的科學實驗櫃,用於開展各類空間科學實驗。主要領域包括: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多用途科學實驗等。楊利偉表示,空間站的建造過程中,中國將研製發射兩米口徑的空間天文望遠鏡,可用於開展大規模、多色成像與無縫光譜巡天,為天文和物理科學前沿研究提供觀測數據。該天文望遠鏡將與空間站共軌飛行,必要時可與空間站對接進行推進劑補加、設備維修及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