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漁販料鹹水魚來貨少五成

時間:2017-05-02 03:16:24來源:大公網

  圖:北角街市有魚販表示,內地今年休漁期長達三個半月,不少魚類價格必會上升\大公報記者張琪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琪報道:就南海今年休漁期長達三個半月,本港有魚檔表示,南中國海出產的野生鹹水魚來貨量,料將減少一半,部分斑類售價將飆升20%。有業界人士透露,若今年休漁期成效理想,當局會考慮將休漁期延長至四個半月。

  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稱,本地80%至90%冰鮮漁產自南中國海,內地休漁期將影響本港冰鮮魚(即拖網魚)供應量。他透露,該時段是海魚成長期,「如果無休漁期,啲魚好細條嘅時候就會被人食咗,第日就會無曬啲大魚」。今年休漁期延長至八月中,對業界雖有影響,但因六至八月是颱風季節,本地漁船暫停出海,故影響不算太大。他透露若今次效果理想,當局會考慮將休漁期延長至四個半月。

  本港有逾三十年拖網捕魚經驗的香港近岸雙拖協會主席梁金福稱,內地南海近年水質污染嚴重,內地漁船亦迅速增長,認為延長休漁期未必有助提升漁獲。

  部分斑價將飆升20%

  面對冰鮮魚供應大幅減少,位於北角街市的漁檔「肥仔各生猛海鮮」負責人李先生稱,產自內地的鹹水魚貨量將減少50%,不少魚類價格必會上升,例如斑類價格升幅可達20%,「識游水嘅新鮮大眼雞一定會貴,但價格要視乎當時市場需求先知」。不過,產自馬來西亞、印尼等空運海鮮將作補充供應,但價錢都會出現10%至20%升幅。在灣仔街市,有魚檔負責人稱,冰鮮魚售價料會貴40%至50%,將增加本地養殖魚入貨量,以滿足市場需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