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30日,遠望號運輸船載着第二發長征五號火箭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 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網報道:去年11月3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時隔半年,第二發長征五號火箭於4月30日上午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負責運輸的是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所屬的遠望21號、22號火箭運輸船,這是它們今年首次聯袂執行海上運輸任務。據了解,此發長征五號遙二火箭計劃於今年6月搭載中國自主研發的實踐十八號衛星升空。
4月24日上午,「懷抱」長征五號的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從天津港裝船起航,經過近一周的海上航行,安全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碼頭,總航程約1670海里。
驗證新一代通信衛星平台
遠望21號、22號船作為中國首批火箭運輸船,船艙採用大開口雙層火箭裝載艙設計方案,佔據了整艘船體積的二分之一,貨倉還配備了空調系統、新鹽霧系統,可滿足恆溫度、低濕度、低鹽度的火箭運輸要求。入列以來圓滿完成長七首飛,長五首飛等多次火箭運輸任務。接下來,遠望號吊裝團隊將通力協作,預計五天內把所有火箭集裝箱卸裝完成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按計劃展開發射前各項測試準備工作,這也標誌着長征五號火箭第二次飛行任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複雜、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能夠將中國進入空間的能力提升2.5倍以上。今年年內,長征五號遙三火箭還將搭載嫦娥五號升空,執行探月工程三期任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副部長王敏介紹,起飛重量達7噸的實踐十八號衛星應用了量子通信、新型霍爾電推進等系統,將對中國自主研發的承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通信衛星平台東方紅五號衛星平台的關鍵技術進行在軌試驗驗證。據悉,「紅五」平台是,具有大功率、高散熱、長壽命、可擴展、多適應等特點,性能相比現役的東方紅三號、東方紅四號平台有很大提升,與國際上最先進的通信衛星平台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