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截至4月29日,內地31個省市區已經全部公布了第一季度經濟數據。以總量計,廣東省以19438.0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21943.61億港元)的地區生產總值(GDP),蟬聯地區GDP榜首。西藏越過重慶,以11%成為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以同比增速來計,有22個省市區的增速超過全國6.9%的首季GDP同比增速。
綜合新京報、澎湃新聞報道:31個省份一季度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是西藏自治區、重慶時、貴州省,均位處西部,增速分別為11%、10.5%、10.2%。西藏還實現了對重慶的反超,此前,重慶一直長居榜首。與去年同期相比,重慶今年一季度GDP增速下滑0.2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西藏一季度GDP漲幅擴大0.3個百分點。
浙首入「萬億梯隊」
從總量來看,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的前三名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均超過1.5萬億元。浙江一季度GDP總量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10522億元。
四個「萬億」省份中,GDP增速最高的是浙江,漲幅為8%,較去年同期擴大0.8個百分點。浙江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表示,「2017年一季度浙江經濟開局良好,實體經濟活力增強,新動能加快成長,供求關係改善,主要指標好於預期。」
廣東和山東的GDP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擴大0.5和0.4個百分點。廣東省統計局局長、高級統計師幸曉維表示,主要指標好於預期,一季度實現「開門紅」。經濟增速加快主要是由於服務業支撐力提升、工業生產回暖及消費和進出口增幅回升。一季度數據還體現出實體經濟好轉。江蘇省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出現一定程度回落,較去年同期收窄1.2個百分點。
遼擠千億水分負轉正
東北三省經濟下滑情況一直備受關注。其中遼寧省的經濟經過「擠水分」,擠出了超過一千億元產值的水分,今年第一季度錄得4574.7億的生產總值,增長率轉負為正,由去年同期的負1.3%,轉為2.4%居榜末,增長了3.7個百分點。
黑龍江GDP同比增長6.1%排名第28,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0個百分點,是2014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黑龍江省統計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葛新介紹,「一季度全省經濟在預期中運行,開局平穩向好。」今年將重點加強經濟運行調控,把工業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培育新增長點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多個省市區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外貿出現大幅回暖。從全國來看,一季度全國進出口雙雙出現回暖。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8%。其中山東省進出口增長轉負為正,最為明顯:一季度進出口總額為4192.2億元,同比增長28.9%。
有經濟學家分析,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受益於煤炭、鋼鐵等工業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工業利潤明顯改善。但漲價難以持續,原材料漲價還可能使中游企業成本上升,利潤削減,受到擠壓而壓力巨大,不利於生產。因此,在未來三季度還需注意轉換增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