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舉行小組會議,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長陸昊(前左一)走出會場時被記者追訪\中新社
【大公報訊】記者李理北京報道:素有中國糧倉之稱的黑龍江如何闖出市場經濟一片天,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長陸昊9日強調,「農」「工」「學」都要進一步向市場化謀發展。他稱砍掉七成企業前置審批並無影響政府監管,並「爆料」自己曾和審批單位的人開玩笑:「這麼審下去全面建成小康的時候肯定審不完,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候能不能審完啊?」。
去年黑龍江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約6.1%,曾以重工業、煤礦、油田等為主的經濟結構也開始慢慢向科技、文化、旅遊等產業轉移。陸昊分析阻礙發展原因時說,黑龍江「農」「工」「學」在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觀念方面與發達地區比有明顯差距。全省1600多萬農民以前的收入基本靠國家收儲糧,全無市場營銷。國企、軍工單位和科研機構慣於接受國家訂單,長此以往影響培育市場意識;全省高等院校學科設計呈現工科強經濟學科弱結構。
陸昊坦言,建設通訊基站以前要經縣市省三層審批,環評也是完全被壟斷。後來打破這些審批,一兩年建設的基站就是歷史之和,大大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