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出席兩會的解放軍代表前往人民大會堂\美聯社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5日開幕。在4日舉行的本次人大會議首場發布會上,大會發言人傅瑩就中國軍費、中美關係、房地產稅等熱點話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她表示,中國要擁有保衛自己主權和權益的能力,尤其要防範外部力量介入爭議問題。傅瑩透露,2017年中國國防費增長的幅度是7%左右。預計中國軍費將首次超越一萬億元人民幣的規模,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大公報記者張寶峰北京報道
發布會上,外媒拋出的首個問題是「中國軍費開支及其增幅」,對此傅瑩表示,每年中國政府是根據國防建設的需求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水平來確定國防費的規模,2017年中國國防費增長的幅度是7%左右。傅瑩還說,中國國防費在GDP中佔的比重是1.3%左右,這些年一直處於這個水平。
防範外力介入爭議問題
2016年中國軍費支出為954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以此推算,2017年中國軍費開支將超過一萬億元。面對這一看似龐大的數字,坊間亦存在「軍費過高會否拖累經濟」的擔憂。事實上,中國軍費佔GDP比重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因此就中國經濟發展水平而言,完全不存在軍費過高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海軍少將尹卓說,近10年來,中國國防費佔GDP的比重平均為1.32%。這一比例不僅遠低於美國、俄羅斯等世界大國4%的比例水準,也大大低於2.4%的世界平均水準。
近年來中國軍事實力不斷增長,打造航母、建設南海諸島以及更新武器裝備等舉動備受矚目。針對外媒提出「中國軍力增長令別國懷有戒心和警惕」的問題,傅瑩回應說,中國要擁有保衛自己主權和權益的能力,尤其中國確實要防範外部力量介入爭議問題。中國能力的增強是有利於維護這個地區的和平和安全的,而不是相反。現在南海局面趨於緩和,未來形勢如何發展要看美國意圖,美國在南海的活動具有一定的風向標意義。
倡圍繞聯國建國際秩序
「軍隊跟軍隊之間是不是構成威脅,是不是要有戒心,關鍵要看他們的戰略意圖,即追求共同安全還是排他性的安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理念是維護共同安全,這也是許多亞洲國家的共識。」傅瑩進一步說。
記者會最後一個問題由外媒提出,問的是「中國如何加速成為世界公民的進程,從而有能力保障一個新的國際秩序?」對此傅瑩表示,首先中國要把自己的事辦好,同時我們要繼續向世界開放,繼續向世界學習。
關於國際秩序,傅瑩強調,中國看重的是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體系或者國際秩序。中國曾經參與它的創建,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同時中國也願意做它的改革者。至於如何改革,中國認為大家的事要一起商量着辦。傅瑩還說,國際作用、國際角色這樣的概念對中國來講還是一個新的課題,我們也是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但是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的參與、我們的角色是要符合發展中國家共同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