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去年7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舉行高通量寬帶衛星項目簽約儀式/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何花深圳報道:中國航天事業再有新成就。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控股的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政府共同簽署關於衛星通信系統的建設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中國首個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該高通量寬帶衛星比常規通信衛星高出數十倍帶寬,成本卻與傳統衛星持平,建成後將可在擁擠不堪地面互聯網線路之外,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高速互聯網服務。項目總投資達100億元人民幣(約112億港元)。
按照協議,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將在深圳市政府支持下,成立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擬於2018年底針對亞太地區發射首顆高通量寬帶衛星,於2019年展開該衛星運營服務工作。在「十三五」末期,再發射兩顆高通量寬帶衛星,服務於美洲地區和歐非地區,未來數年內組成全天候、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全球寬帶衛星通信系統。
容量大和成本低是高通量衛星的最大優勢。一顆高通量衛星的總容量超過100Gbit/s,傳統通信衛星容量約為這一數字十分之一,但衛星建造、火箭發射、後期維護的費用卻與傳統衛星持平,每Gbit/s投資已降到約3120萬港元至3900萬港元,僅是一顆傳統「固定衛星業務」(FSS)衛星的五十分之一。由此,高通量衛星網絡的帶寬成本與地面網絡的帶寬成本相當,但通信容量卻大大提升。未來,衛星通信技術在高寬帶、高速和多媒體通信應用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