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五大「國之重器」項目落戶廣東

時間:2016-10-23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在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科研人員正進行微子探測器的工程準備工作\資料圖片

  被譽為「國之重器」的國家重大科學裝置項目陸續落戶廣東。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獲悉,目前中科院在廣東已部署「深圳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東莞「中國散裂中子源」等5個國家重大科學裝置建設,總預算投資高達120億港元(下同)。將以此為基礎,構建廣東「國家大科學中心」。該五大建設工作已被列入廣東省政府重點工作,目標是通過5大裝置集群,建設珠三角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體系,並在科學研究、產業升級、技術轉移、企業孵化、人才培養等五方面推動廣東創新發展。\大公報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

  目前珠三角核心區正在建設國家重大科學基礎設施體系,包括5項依託中科院而建的國家重大科學裝置。有專家稱,這些應現代科學發展需求而生的大裝置被譽為「國之重器」,在提高中國自主創新能力方面佔據重要地位。

  其中,總經費達2.8億元的「深圳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站」已率先建成,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基礎科學領域國際合作項目。除內地和港台科學家外,還有來自美國、俄羅斯和捷克的科學家參與實驗。

  後年成四大散裂中子源國

  該實驗站繼2012年宣布發現新的中微子振盪模式,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原創性成果,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後,今年又宣布實驗測得迄今為止最精確的反應堆中微子能譜,或能為揭示宇宙的形成等未解之謎作出新貢獻。

  落戶東莞大朗鎮的「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總規劃用地1000畝,歷經5年建設,土建工程接近完工。計劃於2017年9月份輸出第一束實驗中子束、2018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屆時將躋身成為世界四大脈衝式散裂中子源之一,與美國、英國和日本並列。該項目將為中國生命科學、新材料科學、新型核能開發等提供強大而先進的科研平台。

  中科院廣州分院表示,該項目由中科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總投資25.2億。「散裂中子源是研究、探測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的科研裝置,可帶動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納米科學、醫藥、國防科研和新型核能開發等學科發展,廣泛服務於工農業生產」。

  至於選址江門開平市金雞鎮的「中微子實驗站」,是一個以中國為首、美國和意大利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的國際合作項目。中科院廣州分院透露,該項目總預算23億,在2015年初開建,預計2017年完成土建建設,2019年底完成全部探測器研製和安裝,2020年開始運行。「該實驗站以測定中微子質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及多項重大前沿研究」。

  惠州打造核科學研究中心

  正在惠州建設的「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兩大項目,總預算達69億,工期預計8至10年。中科院廣州分院表示,前者目標是攻克核裂變能安全潔淨發展的技術瓶頸,後者目標則是使中國核物理基礎研究在原子核層次上的整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同時,憑藉這兩大裝置,將打造世界級的先進核能與核科學研究中心;並通過中科院與廣東省合作,搭建先進核技術輻射平台、培育戰略性新興核產業,涉及航天、製造、材料、能源、食品、醫療、生物、農業等領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