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古聞港食/鮮蚌八寶鴨\蕭欣浩

時間:2025-11-24 05:02:25來源:大公报

  漁農教育課題,今學年於課堂繼續深化,邀得漁業界別的專家到校分享,也帶學生到西貢,觀摩香港的珍珠蚌養殖現況。自己不常吃蚌,要不蒜蓉粉絲蒸,惹味;要不煮胡椒蘿蔔湯,味鮮。

  古籍記錄不少蚌的吃法,現代較為常見的煮法,見清代《食物本草會纂》:「飲酒口糜,螺蚌煮汁飲。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葱豉煮食,飲汁即解。」「飲酒口糜」是因飲酒過度,影響脾胃,再引發口腔黏膜破損,治法是取螺、蚌煮湯飲用。飲酒爛醉,螺、蚌外加葱、豉煮湯,可解酒。現代螺蚌煮湯,或以解酒,或取鮮味,皆好。

  清代《醫部全錄》以蚌雜蛤,專治消渴,言:「蚌蛤煮食,或和薑醋生食並佳。」蚌和蜆同樣滋陰,有助治療消渴。熱食生吃俱有效,料蒸湯滾,不要久煮。即開刺身,需談衞生。元代《農書》談「芡實」,談到蚌較少見的吃法,提到:「芡,一名雞頭,一名雁頭,《山谷詩》云:『剖蚌煮鴻頭』是也。」「鴻頭」同樣是芡實的別名,用來煮鮮蚌,不知汁煮還是煮湯,現代重現,要好好思量。

  明代《夷門廣牘》也有談到煮蚌的特別方法,詳說如下:「蚌肉洗淨,入鴨肚中煮,則爛而有味。」蚌肉取出洗淨,放入鴨肚內煮,估計是用炆煮的方法,時間較長,鴨熟蚌軟。蚌置入鴨,也有邊煮邊焗的效果,蚌汁滲鴨,鴨脂潤蚌,味道豐富。若再加蓮子、薏仁等材料,或能發明一道「鮮蚌八寶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