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海之吻」滴水不漏 業界驚嘆

時間:2016-10-07 03:16:3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珠海報道: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綜合難度最高沉管隧道,對接歷時約3年半。這些「航母級」沉管在海底實現精密無人對接,被業內形象地譽為「深海之吻」。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有關負責人稱,沉管安裝過程中屢創紀錄,直線段最後一段管節E28沉管軸線誤差僅3毫米,再創對接精度新紀錄。據了解,已在深海完成安裝的28節沉管,更令前來參觀的香港土木工程署前任署長劉正光感詫異。這位在國際橋樑界享有盛名的專家說:「沉管隧道沒有不漏水的,沒想到你們隧道能滴水不漏,我們香港工程界要向你們學習。」

  據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負責人介紹,大橋沉管隧道將由33條沉管連接而成,每節沉管長180米,堪比一艘航空母艦,造價超1億元人民幣。作業過程中,極小偏差導致沉管擱淺或碰撞將帶來巨大損失,專門針對沉管作業研發的一整套船舶系統,達世界級技術水平。在沉管沉放安裝過程中,不用人到水下,直接利用船上總控室系統和軟件進行水下40多米操作,精度軸線偏差在5厘米左右;沉管左、右對接要求精準,誤差要少於2厘米。E28沉管軸線誤差更只有3毫米,創下對接精度新紀錄。

  大橋沉管作業曾遭遇「三次回拖兩次安裝」等難題,惟大橋建設者在巨大壓力下完成一系列技術創新,其中很多屬全球首次,如深插鋼圓筒、半剛性沉管結構、外海沉管安裝系統等。相比目前全球節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為10%左右,即10個接頭中有一個漏水,港珠澳大橋已完成安裝28節沉管約224個接頭,但打破沉管隧道漏水的「常規」,至今沒發生漏水情況。上述項目部負責人分析稱,大橋在沉管基床、沉降控制等方面進行創新,譬如港珠澳大橋沉降標準是20厘米,國外同類標準是30厘米以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