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國家發改委、旅遊局去年9月下發通知,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的景區門票價格專項整治工作。其間,各地原則上不出台新的上調景區門票價格方案。但是,新華視點記者日前調查發現,湖北、吉林、廣東、福建、雲南等超過10個省份的景區今年以來啟動門票調價程序或已提出調價意向,「禁漲期」淪為多地景區的「備漲期」。
「光速」走流程上調票價
如湖北十堰市鄖西縣五龍河景區今年4月舉行聽證會,擬從80元(人民幣,下同)調整到100元。個別景區不僅走過了上述流程,還「光速」完成公示並執行上調後的票價。廣東5A級大角灣景區今年5月18日發布景區門票價格聽證會公告,6月中旬開聽證會,7月18日已正式上調票價。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些景區則將聽證會時間確定在8月下旬至9月「集中衝刺」,有的就定在「禁漲令」結束後的第二天。武夷山市物價局9月1日召開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擬將大安源景區泰平洋水上廣場門票價格由原來的30元調整為40元。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景區聽證會存在新設「園中園」變相漲價、公示時間不足、超幅度漲價等行為。如吉林省物價局7月15日召開聽證會,擬將東北虎園內的熊貓館門票定價為40元。東北虎園位於5A級景區長春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內,熊貓館位於東北虎園內,要看熊貓至少要買兩道門票。
「禁漲令」期間究竟是否可以啟動調價程序?業內專家認為,對於通知中「原則上」的理解,各地出現了差異。多地景區雖沒正式上調價格,但在此期間啟動門票調價程序並制定門票價格方案。對於這種打「擦邊球」式漲價的行為,有關部門應予以重視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