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光啟「旅行者」號載人版將在明年放飛 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攝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內地臨近空間探索和臨近空間產業發展再次迎來標誌性事件。近日,內地首個臨近空間旅遊服務項目開發者─深圳光啟集團宣布,光啟臨近空間技術研發總部在海口正式揭牌;同時,將「旅行者」二號(即「旅行者」號載人版)命名為海口旅行者號。目前,「旅行者」號載人版驗證版已完成主要分系統研製,進入總裝測試階段,計劃9月底擇機放飛測試;而「旅行者」號載人版已完成總體方案設計,計劃2017年擇機放飛測試。這意味着,人類的「臨近空間」旅行將不再止步於夢想。
據悉,光啟將在海口高新區進行臨近空間領域進行研發、實驗,並發展相關產業,打造內地首家以臨近空間飛行器為主題的高新科技空間產業園區。光啟科學董事會主席、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博士透露,光啟在海口的布局,將進一步加快中國臨近空間產業的研究和開發,與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形成的產業鏈銜接,帶動國際水準的研發隊伍落戶海口、通過培育和發展海南省臨近空間產業。
2015年2月,光啟臨近空間載人項目正式啟動。2015年6月,光啟在新西蘭成功放飛了中國首個臨近空間商用平台「旅行者」號(「旅行者一號」)。「從無人升空的『旅行者一號』,到搭載人的『旅行者二號』(「旅行者」號載人版),人類實現太空遊終究要踏出載人這一步。」在光啟臨近空間技術研發總部落戶海口之際,劉若鵬透露,「旅行者」號載人版已完成總體方案設計、載人艙加工、降落傘加工,目前正在進行載人艙設備總裝、聯調聯試、模飛測試,計劃年底前完成載人艙各項測試,2017年擇機放飛測試。
他介紹,「旅行者」號載人版包括浮空系統、密封載人艙系統、應急救生系統等,可乘坐6人,飛行高度可達20-24公里。載人密封保壓艙高度達5米,直徑為4米,乘客可在艙內自由走動。艙內自帶衛生間,另配備生命保障系統、熱控系統、電源,並與氦氣球系統共享測控通訊功能,可以與互聯網連接,分享太空旅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