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第3批自貿區有望年內獲批

時間:2016-08-29 13:23:58來源:中通社

  香港中通社8月29日電(記者吳為思)隨着中國內地第3批自貿試驗區落地臨近,內陸不少地區開始進入爭奪「衝刺模式」,多地複製推廣現有自貿區經驗的步伐也在加快。據悉,第3批自貿區有望在今年內獲批,將落子內陸地區,重慶、四川、湖北、河南、廣西、遼寧的官員3個月前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自貿區培訓班,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地區最有希望入圍。

  經濟參考報29日報道,今年,除了青海、吉林、北京、山西、西藏、河北之外,其餘21個省市自治區都提出了申建自貿試驗區,其中至少有16地已將申建自貿試驗區明確列入今年的工作計劃中。據悉第3批將落子內陸地區,重點突出兩方面任務:一是與「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更加緊密對接,使自貿區成為「一帶一路」在中國內地的重要抓手;二是探索內陸地區發展新路徑,引領內陸開放新高潮。業內專家預計,湖北、陝西、河南、四川、重慶等地入圍的可能性非常大。

  種種跡象表明,內陸地區申報正步入「衝刺模式」。陝西省日前通過《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並上報國家有關部委,該省圍繞航空航天、商貿物流、文化旅遊、能源金融4大產業,制定擴大開放的正面清單。河南省業內人士稱,該省持續1年多的自貿區申建工作正進入衝刺階段。重慶市也在本月初再次就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做出安排部署。

  從目前披露的地方版自貿區方案來看,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成為各地的共同特色,同時各地又結合當地特色推出不同的「主打牌」。例如廣西北部灣申報自貿區就以「面向東盟」為最大特色,戰略定位是建設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深度開放先行區。湖北自貿區則結合武漢位於長江經濟帶關鍵位置,突出了「沿江開放」特色;河南自貿區則突出了「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定位。

  多地複製推廣現有自貿區經驗的步伐也在加快,例如陝西省提出「邊研究、邊申報、邊改革、邊建設」的原則,河南省已複製推廣19項,正在複製推廣8項。此前上海、天津、福建、廣東4大自貿試驗區已形成首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和案例,並已下發到各地,目前第2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也出爐在即。

  而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還提出「創新內陸和沿邊開放模式」,「十三五」規劃也提出要「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質量,在更大範圍推廣複製」。對此業內認為,對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更為明確的表述,釋放出第3批自貿區已漸行漸近的信號。

  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內陸沿邊地區將成為新一輪開放的主陣地。自貿區的複製推廣和擴圍,與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並行推進,無疑將釋放出新的開放紅利。「在內陸設立自貿區,不是對一地一城的支持,而是考慮對整個內陸開放和西部開發的輻射影響。」也有業內人士指,自貿區之間的政策聯繫和銜接也很重要,未來國家應加強頂層設計,特別是加強不同自貿區之間的政策協調和耦合。

  目前已獲批的自貿區成果顯著,證券日報近日報道,自去年4月國務院增設第2批自貿區至今年年初,4個自貿區承擔的試點任務共366項,任務實施完成比率超過80%。此外,深圳特區報日前報道,今年上半年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合同利用外資達283.81億美元,同比增長363.67%,佔全市的85.84%,作為珠三角區域引擎的作用日益明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