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帥北京報道: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近日在吉隆坡透露,馬來西亞將與中國在馬六甲海峽和巴生港口之間的凱利島打造巴生第三港口。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研究員、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兼職研究員許利平對此表示,廖中萊的表態,實際上反映了本地區國家在南海問題上更多的還是想要尋求合作,通過合作來擱置爭議並求得各自發展,這是南海問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最大的利益公約數。
有消息稱,「南海仲裁案」7月12日即將判決。許利平表示,馬來西亞邀請中國合作建港除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的層面之外,也表達出「南海問題短時間難以解決,把它聚焦到國家主權上是沒有意義的,反而只會使問題更加複雜而不利於合作發展」的意思。某種程度上,這可以看作是對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側面支持。
對於美國一貫炒作的航行自由問題上,許利平對此稱:「即使在南海局勢不斷升溫的條件下,航行自由在南海也從來沒有受到過影響。實際上,中國國際貿易的九成都要通過南海,我們比任何國家都關心南海航行自由。」
許利平同時指出,此次中馬共建港口,表明除了海上的科學研究合作外,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合作的空間還很大,港口建設將成為新的合作增長點。其他內地專家也表示,港口合作正逐漸成為中國與港口所在國家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