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工人正在篩選出口到瑞典的香薰蠟燭\大公報記者宋偉攝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訪中東歐國家,在倡議將「一帶一路」融入歐洲經濟圈的同時,也為中國在歐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為中國唯一在歐盟設立工廠的蠟燭生產商,遠銷全球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達倫特蠟燭,已經成為瑞典▉宜家/而家(現在)▉、美國沃爾瑪、德國麥德隆等跨國零售巨頭的長期供應商。大公報記者近日走進達倫特大連總部,實地探訪這座「點亮」歐洲的中國蠟燭工廠。
在大連達倫特工業園,數百名工人正緊張作業,趕製出口歐盟各國的蠟燭、香薰。作為全球最大的對歐蠟燭出口生產商,達倫特是中國首家在東盟(泰國)、歐盟(波蘭)設立生產基地的企業。
去年9月,歐盟貿易委員會對歐盟對華反傾銷「日落覆審」作出終裁,撤銷包含達倫特在內的4家中國企業反傾銷措施。至此,長達6年的貿易制裁宣告結束。然而,六年的制裁也重創了曾經興盛一時的中國蠟燭行業。達倫特董事長王立新說,反傾銷前,中國有1500多家蠟燭企業出口歐洲,年出口1000噸以上的就有100多家,而到歐盟撤銷反傾銷措施,規模以上企業只剩10家。
「全球資源配置,跨國製造屬地化生產,使我們有效避免了受到反傾銷制裁,同時也有利於提高產品檔次。」王立新說。
布局「一帶一路」沿線
作為歐洲主要的蠟燭生產地區之一,波蘭的蠟燭配套資源和專業人力資源豐富。達倫特波蘭工廠僱用了200多名工人,是當地最大的製造企業之一。如今,這座在波蘭的中國工廠正進行二期擴建。該公司每年開發上千種蠟燭新產品,並將在法國建立全球研發中心。
語言不通,加上文化差異,在國外設廠並非易事。但王立新始終認為,不要給自己貼上國別標籤,以國際化視野和國際化姿態,融入到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中去。圍繞「中國創造、國際製造」的發展戰略,達倫特已完成在東盟、中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布局。
大公報記者宋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