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一個可手機刷二維碼支付的自動販賣機\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對於目前廣東外資銀行數量全國最多,內地學者認為,廣東自貿區可繼續對港資金融業出台相關金融創新政策,便利兩地金融業交流互利。目前,在廣東的港資金融機構主要在經營財富管理、基金業務、跨境融資、醫療等健康管理,也有部分外資銀行通過代理銷售醫療保險。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胥東明表示,廣東自貿區金融創新條例中仍有不少值得香港金融機構探索,例如內地盛行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刷碼」消費,他建議未來可放寬對香港金融機構准入第三方支付門檻。
港資銀行?豐在上周首批完成在廣東自貿區開展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胥東明認為,廣東自貿區支持與港澳地區開展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港資銀行除了瞄準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上,也可多在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上有所創新。
胥東明表示,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在內地非常流行,超市、餐廳買單處經常可見市民直接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支付。目前廣東也有十幾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他建議未來也可放寬對香港金融機構准入第三方支付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