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家香港銀行的14家分行在廣東20個城市設立66家異地支行,廣東成為內地首個實現外資銀行全覆蓋的省份\大公報記者方俊明攝
粵港澳金融的更深度融合加快。據廣東省金融辦最新數據,目前廣東自貿區累計引入金融企業破4.2萬家,較一年前增1.4倍;港資銀行在近3年開設異地支行已基本遍及全部地級市,廣東成為內地首個實現外資銀行全覆蓋的省份;而且跨境業務也「全面開花」,遍及「北上基金」、跨境健康管理、粵港速匯及跨境融資等範疇。目前廣東還加快推進與港澳地區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爭取率先在廣東自貿區開展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試點。\大公報記者方俊明、盧靜怡廣州報道
廣東自貿區建設一年多來,金融創新成為「重頭戲」之一。據省金融辦透露,目前前海、橫琴、南沙在金融創新方面各具特色,分別重點打造創新型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財富管理中心、發展融資租賃與航運金融中心。如今廣東自貿區累計引入金融企業突破4.2萬家,在內地所有自貿區中居首,進駐的外資銀行以及香港銀行營業性機構亦內地第一。其中,7家香港銀行的14家分行在廣東20個城市設立66家異地支行,填補了粵東西北地區11個偏遠城市外資銀行金融服務空白。
覆蓋個人理財到跨境融資
廣東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對本報透露,港資金融機構北上不僅覆蓋地域擴寬,而且業務亦縱深發展。譬如,通過代理銷售「北上基金」,拓寬了內地居民投資海外市場的渠道;通過代理銷售醫療保險,提供環球健康管理計劃。據外匯局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4月底香港基金內地發行銷售資金累計匯出金額達14.4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為17億港元),相比1月份飆升逾33倍。
目前恒生、?豐、渣打等銀行都正探討推出更多的內地與香港互認基金,以滿足投資者日益增長的國際化資產配置需求。而恒生中國方面還透露,今年內擬在珠三角推出以財富和健康管理為主的全新概念網點服務,配備先進的視像設備,以實現珠三角與國際醫療服務的聯通。由?豐銀行開發的跨境電子服務平台則於本月在廣東上線,協助粵企提高跨境收付效率與改善供應鏈資金管理。
196粵企港上市 內地居首
廣東省金融辦相關負責人稱,香港目前仍是內地企業籌集國際資金及「走出去」的首選目的地,截至今年3月,粵企赴港上市達196家,居內地首位。「越來越多的粵企還赴港發行債券進行融資,也有部分初創企業獲得香港私募基金的支持」。截至本月,廣東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在香港共設立超20家證券類持牌金融機構中,有6家證券類、8家基金類的香港子公司累計獲批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突破一千億元,佔同期全部RQFII獲批額度的近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