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譚笑北京報道:根據統計局最新數據,今年1-5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比1-4月份回落了1.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這與某些行業的放開力度不夠大有關,通過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這一局面將會得到扭轉。去年1-5月份民間投資增速為12.1%,然而,今年以來,這一數字大幅度回落至1-5月份的3.9%。盛來運分析,民間投資增速回落,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下滑,尤其是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利潤增速可能會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與某些行業上放開的力度不夠大也有關係。
盛來運介紹,近期國務院派出了9個督導組,對全國18各省市進行督導檢查,發現有一部分領域對民間資本在准入上放開得不夠,還存在不少「彈簧門」、「玻璃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間資本的進入。盛來運表示,各級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會進一步完善民間投資的管理辦法。
投資結構優化趨勢明顯
盛來運特別指出,民間投資增速下滑的確顯示出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但下行壓力不一定等於經濟必然出現下滑,「這跟中國的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動力轉換是有關係的」。儘管民間投資增速回落,但投資結構優化趨勢明顯。「因此,在優化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的同時,進一步挖掘消費的潛力,提升消費的貢獻率,中國經濟也能夠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