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月1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第三期在廣州開幕。圖為境外採購商在一家服裝企業展位了解產品情況。\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第137屆廣交會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在廣州開幕,12043家企業參展。
根據此前消息,美國將在2日終止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並對小額包裹商品徵收的關稅從90%上調至120%。此舉將對跨境電商快時尚產業帶來衝擊。不過,大公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企業已通過提前布局海外倉、設立境外工廠,或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等方式靈活應對。因此,新增的關稅成本,大多最終由美國消費者「埋單」。\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李紫妍廣州報道
本屆廣交會第三期有玩具及孕嬰童、時尚、家用紡織品、文具、健康休閒5個板塊21個展區,其中服裝紡織展位最引人注目。
「目前我們公司的訂單,美國的佔了一半以上,剩下的都是歐洲訂單。美國發起的關稅戰衝擊確實存在,但我們也不是毫無準備。」廈門C&D設計開發團隊負責人呂惠強告訴大公報,公司一部分訂單通過跨境電商平台直接寄送到消費者手中,小額包裹政策一變,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這部分業務。他說,公司在美國設有海外倉,當前還有一定庫存,「可以頂一段時間」。
「我們在美國有海外倉,倉庫仍有一部分服裝庫存。」呂惠強表示,關稅戰開始後,有部分美國客戶叫停訂單。然而,隨着美國部分銷售平台上調產品單價後,部分客戶又開始陸續恢復下單。「美國消費者那邊承擔了關稅,自然我們也可以出貨。」呂惠強說。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研究,美國取消小額免稅將導致美國消費者多支出約110億至130億美元,即人均額外增加34美元至41美元的支出。也就意味着,新增的關稅成本,大多最終由美國消費者「埋單」。
將產能「搬出去」 繞開關稅壁壘
不過,並非每家企業都願意選擇利用海外倉來存貨。廣州市尺度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麗表示,公司在跨境電商平台一年的海外單達到5000多萬人民幣。「貨品如果放到海外倉,交由電商平台半託管,貨品退貨幾乎無法管理。」她表示,隨着小額包裹關稅政策即將落地,已暫停了跨境電商業務。觀望之餘,着手開拓澳洲、歐洲等市場。
還有一類企業的選擇是將產能「搬出去」。「我們在越南的工廠今年才剛剛投產,受美國關稅影響,我們就加快投產速度了。」河南邦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超告訴記者,公司透過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台,一年的出口額達到2.7億元人民幣。「其實我們去年也去墨西哥考察建廠,但由於美國政策反覆,最終決定優先推進越南項目。」
廈門C&D公司展位醒目位置,還用英文寫着越南、柬埔寨、坦桑尼亞、約旦、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這些都是我們在中國以外設廠的國家,這次美國加關稅,也有部分客戶是通過我們其他國家的廠房下單,暫時繞開關稅壁壘。」呂惠強說。
用設計和技術增強產品競爭力
除了靠供應鏈布局突圍,也有企業選擇用設計和技術增強產品競爭力,對沖政策不確定性。只用一塊布裁剪成型的牛仔褲、光線下變色的牛仔襯衫……在廣州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新款的牛仔服飾設計吸引了不少海外採購商的駐足。該公司主設計師孫立大表示,北美市場在公司整體出口中佔比6到7成,關稅變動不可避免帶來衝擊,但公司憑藉原創設計和環保技術,已經積極向歐洲等市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