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規則銜接/「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 促進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

時間:2025-04-27 05:01:26來源:大公报

  近年來,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一系列開創性的制度安排,促進了大灣區的法律融合和統一市場的形成。當中「港資港法」與「港資港仲裁」的擴展是「一國兩制」下制度創新的典範,分別從實體規則和程序規則兩方面有效推進規則銜接,將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

  今年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發布文件,明確落實擴展「港資港法」以及「港資港仲裁」措施至更大的適用範圍。其中,「港資港法」措施由深圳前海擴展至深圳市及珠海市兩個試點城市。「港資港仲裁」適用範圍由內地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至涵蓋大灣區內地九市。

  2020年10月「港資港法」措施在深圳前海落實以來,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審理涉港民商事案件的數字顯著增加,2023年前海法院審理涉港民商事案件超過1900宗,為內地審理最多涉港民商事案件的基層人民法院。前海法院適用香港法律的案件也呈增加趨勢,2023年按年上升15%。2017年「港資港仲裁」措施在內地自由貿易試驗區落實以來,香港業界處理涉及內地的仲裁案件也呈上升趨勢。以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為例,其仲裁受案數量近年維持超過300宗的高位,在2022至2024年間、其處理的仲裁案件中,超過40%的案件涉及內地當事人。

  林定國早前在社交平台表示,律政司將致力推進香港仲裁制度的競爭力。透過「大灣區法律部門聯席會議」,律政司正與廣東及澳門密切合作,力爭於今年內公布首份「大灣區仲裁員名單」。

  按CEPA服務貿易協議《修訂協議二》,由3月起,所有在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註冊的港資企業,即使案件不具「涉外」因素,亦可選擇香港為仲裁地,鼓勵企業利用有關新機遇。林定國說,律政司支持仲裁界適應爭議解決領域的新需求,並支持仲裁人才培養靈活應變的能力。

  此外,律政司積極部署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預計最快可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開幕。林定國認為,國際調解院在港成立後有助香港打造成為全球「調解之都」的國際形象,吸引爭議各方、調解員、律師及其他專業人士來港進行調解。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