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昔日礦場/馬鞍山親子遊邊行邊學

時間:2021-09-05 04:23:17來源:大公报

  圖:鞍山探索館內設有模擬的「240M.L.礦洞」。

  位於香港新界的馬鞍山,自1906年起已有開採鐵礦紀錄,上世紀70年代後期隨着產量及競爭力不足,礦場結業。從前的礦村建築群,經活化後成為鞍山探索館,設有展館、咖啡店、露營等設施,市民可以一邊親親大自然,一邊感受當年的礦工生活,認識香港的鐵礦業歷史。\大公報記者 許詠妍、謝敏嫻(文、圖)

  馬鞍山的採礦歷史百餘年,全盛時期有3000多名礦工,礦工及其家屬在礦場附近搭建房屋並逐漸形成礦村,高峰時馬鞍山山上至山下曾聚居近萬人。村內的禮拜堂和學校,當時為村民提供教育、醫療、生活援助。村內礦場5座建築,均獲評為二級及三級歷史建築。

  鞍山探索館

  從新港城中心出發,20多分鐘車程到馬鞍山村下車,根據指示牌前行,很快來到平安橋,再走數十級石階後抵達鞍山探索館。館內的禮拜堂變成展覽廳,展示着昔日礦村和礦工的故事。

  位於海拔240米高地上真實的「240M.L.礦洞」因安全理由,已被封禁止進入。鞍山探索館內設有模擬礦洞用作教學及參觀,還擺放了仿製舊時礦工的打卡工牌。導賞員Thomas解釋,礦洞內危險重重,萬一工人遇到意外時,透過工牌就可以知道誰人被困在礦洞裏。工牌正反面分別是紅綠色,「哪種顏色代表返工和收工?」原來,紅色代表危險工作中,綠色代表安全收工。Thomas說,村口的平安橋是昔日礦工上班必經之路,取名「平安橋」,寓意走過平安橋,在礦洞內平平安安。

  馬鞍山礦場曾經主要出產磁鐵礦,其蘊藏量估計達700萬噸。展廳內角落放置了一些鐵礦石,呈深黑褐色,外表似普通石頭,記者試以單手拿起,十分吃力。Thomas介紹,當時馬鞍山出產鐵礦石具磁性,密度較高,比一般岩石重約一倍,質素較好的還清晰可見粒狀鐵礦結晶紋路。

  禮拜堂另一邊以前是信義學校,後來改建成宿舍,可供市民申請露營。探索館定期舉辦一系列的礦山主題工作坊及導賞團,外加附近還有馬鞍山郊野公園,是通往昂平大草原之路,因此深受行山人士喜愛,也是親子一日遊好去處。

  礦工Cafe

  鞍山探索館一旁還開設了「礦工Cafe」,同樣散發着歷史的香醇。整間咖啡館以礦場為主題,內裏的設計營造氣氛,牆上掛着不少舊時礦工的生活照,以及展示礦村校舍活化的過程。

  腐乳饅頭和礦石曲奇是咖啡館的「名物」。聽Thomas說到,由於當時曠工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南方人喜歡吃腐乳,北方人喜歡吃饅頭,所以腐乳饅頭是南北方人飲食習慣的融合。記者撕開白饅頭,蘸少許腐乳,入口鹹香,細嚼後感覺鹹中有甜,這大概正如昔日礦工辛勞生活的味道吧。至於礦石曲奇,餅如其名,加入竹炭粉令外表灰灰黑黑,白糖霜點綴,仿真礦石紋理,吃起來鬆化富牛油香。

  另外,咖啡館鼓勵食客用餐後自行收拾餐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