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時間:2025-10-08 05:01:53來源:大公报

  左圖: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時漢口各工會送來的牌匾。/武漢二七紀念館;右圖:中共二大會址位於上海南成都路輔德里六百二十五號。/新華社

  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及其活動

  最早醞釀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的是陳獨秀和李大釗。他們逐步認識到,要用馬克思主義改造中國,就必須建立一個無產階級政黨,使其充當革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既是中國最早的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也為建黨作了重要準備。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是在中國工人階級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的。

  1920年5月,陳獨秀(圓圖)發起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8月,共產黨早期組織在上海《新青年》編輯部成立,陳獨秀任書記。

  1920年10月,李大釗等在北京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同年底決定成立共產黨北京支部,李大釗擔任書記。

  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陳潭秋等在武漢,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譚平山、譚植棠等在廣州,成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日本、法國,成立了由留學生和華僑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

  黨的一大確定黨的名稱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開幕。參加會議的代表有:上海的李達、李漢俊,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他們代表着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會議。

  由於會場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嘉興南湖紅船,是中國共產黨的「產床」,是黨夢想起航的地方。黨的一大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明確「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鬥爭結束」,「消滅資本家私有制」,以及聯合第三國際。

  黨的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當時中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帝國主義勢力操縱下愈演愈烈的軍閥混戰。共產黨深刻認識到,時局動盪,如果不先推倒禍國殃民的大軍閥及帝國主義,一切美好理想的實現都無從談起。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黨的二大通過對中國經濟政治狀況的分析,揭示出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指出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但在現階段的綱領,即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大會指出,為實現反帝反軍閥的革命目標,必須聯合一切革命黨派,聯合資產階級民主派,組成「民主主義的聯合戰線」。黨的二大通過了第一個黨章,對黨員條件、黨的各級組織和黨的紀律作出具體規定,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大會還通過決議案,確認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

  農民運動的初步開展

  1921年8月成立公開做職工運動的總機關——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書記部出版《勞動週刊》,舉辦工人學校,組織產業工會,開展罷工鬥爭。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為起點,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為終點,掀起了中國工人運動第一次高潮。在持續的13個月裏,全國發生大小罷工100餘次,參加人數在30萬以上。其中,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最具代表性。

  1923年2月4日爆發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目的是爭取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7日,在帝國主義支持下,軍閥吳佩孚調動軍警血腥鎮壓罷工工人。反動派將京漢鐵路總會江岸分會委員長、共產黨員林祥謙捆綁在電線杆上,強迫他下復工令。林祥謙寧死不屈,壯烈犧牲。京漢鐵路工會法律顧問、共產黨員施洋被殺害時,身中三彈仍引吭三呼「勞工萬歲」。二七慘案中,前後犧牲者52人,受傷者300餘人;被捕入獄者40餘人,被開除而流亡者1000餘人。此後,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

  黨在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的同時,開始到農村開展農民運動。浙江蕭山衙前村農民大會於1921年9月召開,中國第一個新型農民組織宣告成立。1922年7月,彭湃在廣東海豐縣成立第一個秘密農會。到1923年5月,海豐、陸豐惠陽三縣很多地方建立了農會,會員達到20多萬人。

  【關鍵詞】

  黨的一大

  嘉興南湖紅船

  民主革命綱領

  工人運動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農民運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