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去外地旅遊要投宿非常方便,可網上預訂,隨時入住,旅途安心多了。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內地和香港的說法略有差別?我們就來對比一下「飯店」、「賓館」和「酒店」。
「飯店」,香港人比較少用,有時用作店舖名,如「××燒臘飯店」,專指提供飯菜的店舖。但在北方城市用得很多,也有「飯館」的意思,但多指為旅客提供住宿的地方。在內地,能叫得上「飯店」的旅館,通常是大、舒適且設備完善的,除住宿外,還提供餐飲、娛樂等設施。如北京的「北京飯店」、上海的「和平飯店」都是聞名中外的五星級酒店。台灣的「飯店」專指酒店,而較少使用「酒店」一詞,所以在台灣見得最多的是「××大飯店」。
而香港見到最多的旅館應該是「賓館」和「酒店」,兩者區別主要在於面積的大小。賓館經營規模較小,客房面積小,數量也少,大部分只有住宿服務,有些甚至沒有前台接待。且相當多賓館選址在大廈的一個或幾個樓層。相反,酒店則經營規模較大,一定設有24小時接待處(reception),可以隨時入住(check in)或退房(check out)。
而在內地,改革開放前,旅館多用「賓館」命名,屬國有經營,大型且設施完善。現在仍在經營的賓館多是歷史悠久的知名豪華酒店,如霍英東投資的廣州白天鵝賓館是內地最早成立的五星級酒店,曾是廣州的地標。而名為「酒店」的多是改革開放後興建或改建,規模有大有小,有五星級酒店,亦有經濟型的連鎖品牌酒店,提供簡單的住宿服務,有時甚至不足百元即可住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