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孩子們在活動現場與機器狗互動。\大公報記者黃寶儀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會做冰淇淋的機器人」跟前排起了長龍,小孩子在志願者指導下挑選自己喜歡的口味;智巡機器人跟前圍滿了孩子,有人嘗試使用遙控器操控,也有人跟隨機器人的腳步跳舞互動……「開學科技第一課」十五運會科技產品走進少年宮暨全運會科技創新融合優秀案例發布會,13日在廣州市第二少年宮舉辦,現場公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科技創新融合優秀案例、示範案例,更安排豐富的科技互動體驗,為青少年帶來一場融合體育與科技的開學大禮。
學生志願者擔任講解員
十五運廣州賽區通過構建科技賦能項目資源庫,發布應用場景機會清單,精準對接賦能需求,推動優秀技術產品在十五運會落地應用,打造「賽時炫科技、賽後留產業」的閉環生態。作為活動重頭戲,「開學科技第一課」以主會場+分會場的形式同步開課,通過「專家講解+互動交流+實踐操作」的模式,讓青少年深度解鎖十五運會背後的科技密碼。
在「科技第一課」開講的同時,廣州市少年宮開設了多個科普課程分會場,涵蓋十五運及群眾賽事解讀、機器人搭建、車輛模型、奇趣實驗等內容。廣州市第二少年宮也變身「科技樂園」,設置互動攤位展示十五運會中的前沿科技產品。企業代表現場講解技術原理,並邀請青少年及家長親身體驗。帶着8歲女兒前來探索的林女士對於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非常滿意,「學生志願者當講解員,用同齡人的眼光來解讀科技,更契合孩子的思維習慣,也更能激發孩子探索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