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亞運開幕式大膽創新,安排在珠江江面上的海心沙島上舉行。
2010年廣州亞運會,以「激情盛會、和諧亞洲」為理念和主題,掀起的熱潮遍布全國。是中國在新世紀以來,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再次舉辦國際性綜合大型賽事,也是廣州首次承辦國際綜合賽事。本屆亞運會,廣東、廣州舉全省之力、全市之力籌備和組織,將「激情」、「和諧」貫徹和體現得淋漓盡致,而理念創新的開幕式更是這屆賽事最大亮點,突破傳統在珠江江面上的海心沙島上演,同時又貫徹中國風格及嶺南特色,在亞運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
開幕式的創新
倚欄觀看觀眾雀躍
開幕式堪稱廣州亞運會的最大亮點之一,主舞台是位於廣州中心城區珠江江面上的海心沙島,它被設計成一艘巨輪,40餘個參賽代表團健兒和亞奧理事會官員,分乘46艘亞洲風情濃郁的彩船在珠江巡遊,最終次第登島入場。珠江兩岸,數十萬觀眾倚欄觀看,歡呼雀躍。以往的國際大型運動會,開幕式均放在體育場內。廣州大膽創新,放在珠江江心島海心沙,首開大型運動會開幕式在體育場外的島嶼上舉辦的先河。「從最初的投標到方案選定,廣州亞運會的選址都是曾舉辦過第九屆全運會的廣東奧林匹克中心。2008年底,廣東省委、省政府在研究亞運會開幕式時,提出了大膽的設想:突破常規,在珠江上辦開幕式。」
表演洋溢嶺南文化
開幕式極具中國風格、嶺南特色,啟幕即以「水」開篇,之後,木棉花、紅頭船、遠航的船、粵語兒歌等陸續以不同形式出現,展現了廣東和廣州的水文化、花文化、絲路文化、僑文化、音樂文化等各類嶺南文化。點火環節同樣「中國式」。奧運跳水冠軍何沖手舉火炬跑到火炬台前,「茫然」時,一對男孩女孩出現,把他帶到一個放着中國炮仗禮花的火炬台下方。何沖點燃炮仗,男孩女孩捂住耳朵(模擬放鞭炮的場景),煙花絢爛燃起,越噴越高,最終噴到火炬台,亞運聖火熊熊燃燒起來。
籌辦推廣的創新
注入亞洲風格項目
廣州亞運會,競賽項目「激增」,賽會設立42個大項及476個小項,數量創下了歷史之最。
28個奧運會項目外,還設置14個具有亞洲地區特色的非奧項目,包括藤球、板球、龍舟、武術等,增強吸引力和趣味性。「激增」還體現在成績,中國隊收穫199枚金牌,數量紀錄至今尚未打破,至於中國澳門代表團更獲得首枚亞運會金牌。
同時,全屆亞運會共有3項超過世界紀錄,1項平世界紀錄,刷新15項亞洲紀錄和27項亞運會紀錄。
推廣足跡遍37國家
廣州亞運會在賽前、賽中、賽後推動亞洲體育與文化交流融合,例如廣州亞組委與亞奧理事會聯合開展了「亞洲之路」系列推廣活動,分別沿着古代「陸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先後走訪亞洲37個國家和地區,沿途舉辦媒體見面會及趣味跑,創造了亞運會推廣的新形式。
借助亞運會,廣州完成了城市功能升級,比如建築廣州塔、亞洲第一高鐵站廣州南站、華南最大城市中心區廣場花城廣場等,都以亞運會為契機建設起來。
加上其間實施的工業污染控制、城市控煙、光亮工程等,廣州實現了「路更寬、天更藍、水更清、房更靚、城更美」的目標,奠定並加速邁向國際化大都市和打造世界體育名城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