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女排以橫掃姿態笑到最後
雅加達亞運會排球賽事讓中國排球迷更加確信一個事實:中國排球「陰盛陽衰」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中國女排的亞運之旅,應該是「橫掃」。女排姑娘從分組賽到淘汰賽乃至最後的決賽,都是所向披靡。過去還能稍微與中國女排掰掰手腕的韓國、日本、泰國,這次都未能避免被橫掃的命運。可以說,在亞洲範圍內,中國女排目前沒有對手。
最適合中國男排的一個詞無疑是「爆冷」。分組賽首戰就爆冷輸給了越南,之後又爆冷輸給巴基斯坦,最終獲得第9名,創造了中國男排參加亞運以來的最差戰績。已有20年未能稱雄亞運的中國男排,沒有讓人看到希望,反而感到一絲絕望。
主力基本是里奧原班人馬
中國女排就是衝着亞運冠軍而來的。上一屆仁川亞運,中國女排因為要征戰世界錦標賽,只派了二隊參賽,結果只獲得亞軍。本屆亞運,中國女排盡遣主力,除了有傷的張常寧、楊方旭,基本是里約奧運會的原班人馬。年輕的實力小將李盈瑩、胡銘媛等的加入,進一步充實了中國女排在主攻和副攻的實力。可以說,中國女排的硬實力在亞洲無人匹敵。
不僅如此,中國女排對比賽的熱情和對勝利的渴望,並沒有因為奧運冠軍的身份而有絲毫折扣。從主教練郎平到每一個隊員,都是全力以赴對戰每一個對手。正如中國台北自由人楊孟樺所言:「中國隊不管面對多弱的對手,都沒有絲毫放鬆,不會浪費任何一個球。」
可以說,強大實力、冠軍底蘊、拚搏精神,是中國女排獲勝並登頂的要素。
對自身對手都缺認識評估
男排方面,客觀地說,來到雅加達的這支隊伍並非中國男排的最強實力,包括江川在內的主力都在備戰本月的世錦賽。為亞運組建的這支隊伍,「老的老,小的小」,年齡結構不合理,張晨、任琦、仲為君等老將身體狀況都不好,俞元泰、彭世坤、王徑一等小將,又缺乏大賽經驗。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中國男排在出征亞運前,對自身和對手都缺乏正確認識和評估。來到雅加達之前,中國男排喊出了「爭取最好成績」口號,似乎拿1枚獎牌是最低目標,但亞運首場爆冷輸球,包括後來驚險贏泰國,讓中國男排意識到低估了對手、錯判了形勢。正如中國男排主帥沈瓊賽後說:「來雅加達之前,大家心氣比較高,過於樂觀了。實際上,現在一些東南亞球隊在技術上都有很大提高。」
另外,沈瓊是首次帶隊打國際大賽。正如他本人所言:「我今年37歲,可能是這次亞運會最年輕的主教練,我在場上可能也有很多問題,包括臨場換人、陣容搭配等,我也通過比賽不斷學習、總結。」沈瓊直面挫折,並勇於承擔責任,這一點值得肯定。
雅加達亞運的比賽已經結束,奪冠或失敗,都是經歷,都是成長。接下來,中國男排、女排都將奔赴世錦賽賽場。希望中國女排延續完美表現,打出「冠軍之師」的風采;也願中國男排展現新面貌,讓人看到希望。 (據新華社雅加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