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蘇丹反對派領導人馬沙爾(左)和總統基爾(右) 美聯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南蘇丹發生武裝衝突、陷入動亂的原因錯綜複雜,既有南蘇丹部族矛盾的內因,更有美國對南蘇丹「始亂終棄」的外因。
在美國的鼓動下,南蘇丹於2011年7月9日脫離蘇丹,宣布獨立。為了鼓吹南蘇丹獨立,該國內戰期間,美國向蘇丹人民解放運動提供大量軍事援助,還對蘇丹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並許諾蘇丹政府在南蘇丹獨立之後將解除全部制裁,但到現在也沒能履行承諾。南蘇丹獨立後,百廢待興,而美國作為對南蘇丹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卻對南蘇丹棄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
除了外部原因外,南蘇丹自身也存在嚴重的問題,該國總統基爾來自最大部族丁卡族,反對派領導人馬沙爾則來自第二大部族努埃爾族。7月7日,南蘇丹總統基爾和第一副總統馬沙爾的部隊在首都朱巴爆發衝突。據路透社援引該國衛生部人士的消息,截至目前,衝突已造成近300人死亡。而此次衝突的本質就是一場部族衝突。
南蘇丹共有100多個部族,槍支氾濫,暴力文化盛行,經常以武力解決部族間矛盾。獨立後,財富和權力分配不均。第二大部族努埃爾族的分布地區石油資源豐富,所以希望在國家財富和權力分配方面獲得優待,由此與丁卡族產生尖銳矛盾。另外,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和蘇丹人民解放軍分別是南蘇丹執政黨和國家軍隊,但其成員按照各自部族身份劃分成不同派系,未能在實現國家穩定與和平、開展經濟建設方面發揮應有作用。
石油產業是南蘇丹最主要經濟來源,但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暴跌以及國內武裝衝突影響,當前基本陷入停頓,加劇了南蘇丹經濟困境和部族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