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名示威者高舉「我不是英國人,是歐洲人」的標語牌 英國《每日郵報》
英國世紀公投以脫歐收場,帶來的震盪才剛剛開始。倫敦、蘇格蘭等地大批不滿公投結果的選民上街遊行,截止至英國時間早上,已有超過180萬人聯署要求舉行二次公投,造成下議院網站一度癱瘓,亦有團體發起倫敦獨立運動。領導此次脫歐運動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就呼籲國民能夠團結,彌合傷痕。
23日的公投中,贊成脫歐的為52%,希望留歐的為48%,脫歐陣營僅以微弱的4個百分點勝出,也引起大量留歐選民的強烈不滿。在首都倫敦,大批青年人包括唐寧街十號首相府,用寫有「未來被打劫」、「我不願意離開」等標語表達抗議。21歲的選民貝克稱,「投票結果十分接近,投票脫歐的都是些老年人,希望脫歐的都是青年人。而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沒有投票權,這很不公平。」
在蘇格蘭,24日晚間有數百民眾分別在愛丁堡和格拉斯哥上街遊行,抗議脫歐。參加示威的塔拉稱,「上次蘇格蘭獨立公投時,我投票支持了獨立,但我的很多朋友投了反對票,因為他們都希望呆在歐盟,擔心蘇格蘭一旦獨立將被踢出歐盟。如今英國脫歐了,蘇格蘭唯一的辦法就是獨立。」根據投票結果,62%的蘇格蘭人支持留在歐盟,只有38%的人選擇脫離歐盟。
議會下周二開會討論
在24日早上公布公投結果不久,一個名叫威廉‧希利的選民便在英國下議院網站發起聯署請願,要求舉行第二次公投。他提出請願理由是:公投投票率低於75%,而沒有一方的支持率高於60%,應該舉行另一次公投。在短短幾小時內,聯署人數便超過了10萬人。按英國議會規定,若有議題獲得10萬人聯署,國會可就議題展開辯論,政府也必須做出響應。由於參與民眾踴躍,下議院網站一度癱瘓,要緊急修復。迄今已有180萬人聯署,超過規定人數18倍,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英國議會請願委員會將於下周二(28日)開會,因請願人數已過10萬人聯署的最低門檻,屆時有權就此議題安排展開辯論。有分析指,理論上仍存在重新公投的可能性。但專家指出,推翻公投結果並非兒戲,公投已付出很高代價,不應繼續造成社會撕裂,公投結果已表明人民意向,社會應發揮民主精神,接受並尊重這個結果。
被視為留歐大本營的倫敦,在公投中,有60%的選民投票支持留歐,不希望脫歐的選民同時發起聯署,呼籲倫敦宣布獨立,並申請加入歐盟,同時加入神根協議。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在公投有結果後曾發聲明,指倫敦的聲音必須被聽到,並歡迎當地的歐盟公民。
近14萬人撐倫敦「脫英」
聯署發起人奧馬利指出,倫敦是一個國際城市,希望繼續成為歐洲的中心,從投票結果來看,除了北愛爾蘭和蘇格蘭,英國其他地區都支持脫歐,與其在國內互不認同,倒不如正式分手,與歐洲大陸的朋友在一起。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將成為「倫敦總統」,呼籲大家支持聯盟。目前已有13.85萬人在網站change.org上參與聯署。該網站另有類似的「倫敦留歐」請願,亦吸引逾1.79萬人簽名。
面對公投引發民眾對立、蘇格蘭及北愛爾蘭獨立呼聲四起,以及可能的政治、經濟和憲政危機,領導此次脫歐運動的倫敦前市長約翰遜安撫那些留歐派稱,「英國會繼續面向歐洲,成為歐洲的一部分,並作為歐洲的一員往來於歐洲大陸,傾聽構成歐洲文明的語言和文化。」
不過,英國脫歐似已成定局,連英國駐歐盟專員希爾周六也宣布辭職,並稱英國脫歐已是「覆水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