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英國脫歐派為何熱捧「挪威模式」

時間:2016-06-22 10:49:02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電(記者張遠)本月23日,北歐國家挪威將迎來「仲夏末節」。按照挪威傳統說法,這一天的天空風雲將預示下半年天氣多晴還是多雨。湊巧的是,相隔北海,英國當天將上演一場「公投風雲」,結果或將為英國一個時代的政治走向定調。

  挪威,這一不加入歐盟卻似乎享受歐盟大部分「福利」的北歐小國,近來成了英國脫歐派的熱捧對象,被認為是英國脫歐後的理想藍本。但在一些挪威學者和政界人士看來,「挪威模式」看上去很美,卻未必適用英國。

  英國脫歐派眼中,挪威與歐盟關係若即若離,恰到好處,既與歐盟保持一定距離,又得到歐盟國家的諸多便利,相當於「類歐盟」國家。一些脫歐派學者和政客以社會安定、經濟富足的挪威為例駁斥留歐派,宣稱「脫離歐盟並不是世界末日」。

  英國財政部聯合幾所英國高校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挪威模式」將使英國脫歐後遭受的經濟打擊最小。英國亞當·斯密學會發起的一份民調顯示,支持脫歐後採用「類挪威模式」的受訪者是反對者的兩倍。

  挪威歷史上分別受丹麥和瑞典統治,被迫組成共主聯邦的「卡爾瑪聯盟」和「瑞典-挪威聯盟」,民眾對「聯盟」一詞印象不佳。挪▉威也/(吊)威吔▉不願與臨近北海的歐盟國家分享漁業與油氣資源。因此,挪威雖於1972年和1994年兩次發起入歐公投,均未通過。

  雖然沒有加入歐盟,挪威1994年開始以歐洲經濟區成員國的身份保持與歐盟的關係。歐洲經濟區由所有歐盟成員國和挪威、冰島、列支敦士登三個非歐盟國家組成。在此框架內,挪威得以享受歐盟單一市場待遇,人員、貨物、服務和資本可以自由流動,但同時保證了農業、漁業、司法、內務不受歐盟干涉。現階段,挪威出口超過八成流向歐盟,進口超過六成來自歐盟。

  其中,令不少英國脫歐派「眼紅」的是漁業,挪威海域不受歐盟「共同漁業政策」的限制,可以專享一些海域的漁業資源,自行設定捕撈配額。

  但是,對於英國脫歐派的艷羨,不少挪威政客和學者認為,這只是一種「隔鍋飯香」的心態,「挪威模式」或許根本不適合英國。

  一些挪威分析師指出,英國人只關注挪威從歐盟獲取的益處,但事實上挪威對歐盟的貢獻也不少。挪威無需每年向歐盟交納「會費」,但要向歐盟社會基金以及各類教育、科研項目提供資助,金額不菲。英國工業聯合會估算,至2020年,挪威在歐盟支出的費用每年大約4.47億歐元(約合5.07億美元)。

  儘管挪威「貢獻」不小,但在歐盟防務局、歐洲邊境管理局、歐盟刑警組織等歐盟機構開會制定各類牽扯挪威利益的規章政策時,挪威只能以歐盟觀察員身份參加,沒有發言權和投票權。挪威駐歐盟官員只能游說其他國家,間接影響決策。

  不少挪威政客談及與歐盟關係時,慣用一句無奈之語:「我們交錢,但說不上話。」

  智庫「開放歐洲」研究所還為英國細算一筆賬:如果英國採用挪威模式,給歐盟的「贊助費」不會減少太多,相當於先前實際繳納金額的94%。

  在英國人關心的移民議題上,挪▉威也/(吊)威吔▉並未因為置身歐盟之外免受影響。2004年,波蘭等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大量廉價勞動力涌入挪威。以人口比例計,挪威外來移民佔比高過英國。

  挪威首相埃爾娜·索爾貝格曾公開表示,英國恐難接受挪威與歐盟這種聯繫模式,因為這樣的話,「布魯塞爾做決策時,英國人參與不了」。

  歐盟是否認可英國脫歐後採用「挪威模式」也是疑問。一些英國政客希望脫離歐盟後「談判要價」,甚至打造一個比挪威更好的模式,但這並不現實。有觀點認為,歐盟擔憂英國脫歐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勢必會在談判中「懲罰」英國,以儆效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