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美新對話將聚焦’產能‘

時間:2016-06-06 04:00:46來源:大公網

  圖:中美第7輪戰略與經濟對話2015年6月在華盛頓閉幕\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綜合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多年來,對人民幣匯率的討論都是中美對話中的重要議題,但在新一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即將展開之際,對人民幣問題的關注可能會轉向產能方面。

  最近,在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的一場“預覽會”上,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希茨呼籲中國讓其工業領域“更好地反映產能以及全球需求狀況”。他在會上稱:“對於全球經濟以及美國經濟而言,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希望在北京……在這個問題上取得一些進展。”

  美國官員一直認為中國鋼鐵行業的長期產能過剩,是導致國際市場上廉價出口鋼產品大幅增加的原因。為此,美國已頻頻採取貿易保護措施,更在近期對來自中國的鋼鐵產品增收反補貼或者反傾銷稅。但這一舉措,事實上也帶來問題。

  有分析者指出,過度的貿易保護才是導致美鋼鐵產業經營虧損的根本原因。美國貿易專家也警告,美國政府此舉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鋼鐵業的問題,反倒會抬高國內鋼鐵產品價格,增加其擴大製造業的成本,最終損害美國整體經濟利益。

  在這一背景下,即將展開的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無疑為雙方提供了一個契機,而雙方對於自由貿易的態度無疑成為其中的重要變量。

  在去年於華盛頓舉行的戰略和經濟對話中,中美承諾“就戰略性經濟問題保持坦誠溝通”。中國央行表示,要在確定人民幣匯率方面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美國官員亦肯定了中方在致力於結構性經濟改革,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曾擔任美國財政部駐華經濟與金融特使的杜大偉指出,人民幣這個一度具有象徵意義的問題,“如今變成了美中之間一個不那麼重要的問題”。IMF中國部前負責人普拉薩德則表示,美國財政部顯然渴望談論人民幣以外的其他問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