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奧巴馬訪問越日’各懷心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龔婷

時間:2016-06-02 15:35:43來源:大公網

  5月下旬,奧巴馬先後奔赴越南和日本,完成了其八年任期結束前在亞太的“收官之旅”。美國人對這兩個國家有?敏感而又糾結的歷史記憶:越戰是二戰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戰爭,最終卻以美深陷泥淖失敗告終;日偷襲珍珠港將美捲入二戰,美以兩顆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結束戰爭,於雙方而言皆為痛苦瘡疤。

  美總統此訪目的,無疑是進一步伸出“橄欖枝”拉近與越日兩國的夥伴和盟友關係,最終使其“亞太再平衡”外交遺產的效應實現“最大化”,但三方卻“各懷心事、各取所需”。

  美全面解禁越武器前景或“打折扣”

  越戰結束近20年後,美越結束敵對並於1995年正式建交。“亞太再平衡”戰略出台以來,越被美視作需重點溝通和經營的地區夥伴,伴隨?2009年越成為美主導TPP談判成員、雙方拓展雙邊軍事安全合作、2013年美越“全面夥伴關係”正式建立等步驟,雙方迅速高調走近、“熱絡”程度可見一斑。

  解除長達50年武器禁運可以看做是兩國提升安全和軍事合作的最重要標誌。從2007年美部分放寬對越武器出口限制到2014年美解除致命性武器銷售禁令,再到此次奧巴馬宣布“全面解除”禁令並力推海上合作,美謀求積極有所作為以期進一步拉攏越南。

  然而對越而言這並非“免費午餐”,美不僅明確表示出口事宜需要“逐級審議”,而且囿於意識形態差異美在人權和宗教等問題還將繼續對越施壓,2014年和此次訪問期間皆有“前車之鑒”供越可循。在對待制度不同的國家上,美向來都是“胡蘿蔔和大棒”並重,美與緬甸、古巴、伊朗等國關係回暖過程中的齟齬皆具說服力。

  對越南而言,任何一方示好並不足以構成“一邊倒”的充足理由,戰略上最優選項無非是在多個大國中保持距離和平衡。越南所謂“倒向美國”既非可能和也非可行的選項,畢竟越南一來需照顧傳統軍售夥伴俄羅斯的關切,二來也需要考慮最大鄰居、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感受,獨立自主和戰略審慎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最佳選項。

  歷史性訪問廣島

  奧巴馬此次日本之行使他成為1945年來訪問廣島的第一位美國總統,具有強烈的象徵意味。他在廣島演講時多次提到創造“無核武世界”,急於實現其外交理念的重要遺產之一“最大化”。2009年奧巴馬就任總統演講時倡導建立“無核武世界”。儘管口號很漂亮,然而八年來美國在核裁軍領域並未起到表率作用,不但自身削減核武器數量並未大幅提高,而且核武庫的數量和投入仍維持較高水平。

  雖然在訪問中奧巴馬並沒有公開就美國原子彈襲擊廣島和長崎道歉,但是美國以這樣一種溫和的方式回應美日間重大敏感的歷史問題,卻正中了安倍下懷,美以此也傳達了強化“亞太再平衡”戰略、鞏固美日同盟的重要意圖。

  耐人尋味的是,安倍表示自己並沒有計劃回訪被日軍偷襲的美國夏威夷珍珠港,這一事件恰恰是將美拖入二戰的直接導火索。奧巴馬此次廣島訪問對於安倍而言其國內層面意義非常重要:它進一步強化了日本所謂“二戰受害者”形象和安倍政權走向所謂“正常國家”的合法性,提升了在國內民眾層面的支持度,也為在即將到來的日本國會選舉中增加勝算打下了基礎。

  對於這次訪問,美國國內輿論有諸多批評聲音,客觀而言奧巴馬此行此舉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戰爭正義性和非正義性的界限,甚至為安倍“修正主義”起到背書站台的效果。中國外長王毅明確表示,“廣島值得關注,南京更不應忘記。受害者值得同情,但加害者永遠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日本需要對二戰進行深入的反思和道歉,在發動侵略戰爭、南京大屠殺等問題上拿出明確而負責任的態度。歷史事實不會因為在一時一事上“作秀”而被恣意篡改,其他國家也不應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助長不負責任、背離是非曲直的歷史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