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聯認為,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推動下,香港未來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施政方向也是一個轉折點。本份施政報告雖說是現屆政府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但仍能勾劃了長遠發展的藍圖,致力發展北區與內地全方位接軌,並針對住房、提升管治效能和融入大灣區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值得讚賞。對於過去4份施政報告共提出逾900項政策措施,當中96%已經完成或按序推進,也值得肯定。
融入國家大局 為香港注入動力
施政報告強調香港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區的政策,並宣佈加強五方面的金融經濟工作;同時提出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以及構建港深兩地的「雙城三圈」空間概念等。新社聯對此表示歡迎,我們深信「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與內地能共享發展機遇,展開區域合作,是難得的發展機遇,也能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益。
新思維打造「北部都會區」
新社聯多年來一直促請特區政府加快新界北規劃,利用與內地銜接的有利位置打造「口岸經濟帶」和「東部知識及科技走廊」。我們支持施政報告提出建設「北部都會區」,並認同應於下屆政府設立副司長職位,領導包括「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區域發展,相信此舉能強化跨局跨部門協作,與深圳市政府緊密聯繫。
對於「北部都會區」會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幹所帶動,並有意把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新社聯表示支持。過往新界邊境土地規劃一直被人詬病,配套和發展遠落後於市民的急切需要,我們深信新界西北的規劃要在基建和設施配套上,體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思維,體現國際創科中心一體化的戰略思維,也期望各界通力合作,朝同一目標進行深度規劃。
多管齊下紓緩住房壓力
住屋是香港市民最切身關注的民生問題,新社聯曾多次向政府提出,應多渠道覓地建屋。今次施政報告提出檢視綠化地帶發展潛力、釋放新界祖堂地、精簡建屋及城規程序及積極推動新界北發展等,我們認為是一個好開始,也相信新北區規劃發展能兼顧發展與保育間的平衡,不單紓緩了香港住房壓力,都會區內的職位數目亦將大幅增加,能帶動北區以致整體香港的發展。
至於政府提出增建過渡性房屋至2萬個單位,我們也認同方向正確,但長遠而言,當局有責任繼續加大單位供應量,更應明確提出何時可以實現3年上樓的目標。
培育國家觀念 助港青握灣區機遇
施政報告重申要培育青年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新社聯對此非常認同,但現時特區政府對香港保家衛國、歷史遺址保育、歷史教育仍有不足,建議能共同籌建永久性的抗戰勝利紀念館,推廣國民教育和香港歷史。
此外,現在大灣區市場龐大,能為香港青年提供一條就業和創業渠道,我們期望政府應該對青年提供必要的幫助,助青年人認識國家和融入國家發展規劃,讓年輕人更容易向上流動。
總而言之,今年的施政報告能以融入國家大局的角度,作出較全面和整全的規劃,相信有助香港盡快重回發展正軌,解決各項深層次矛盾。新社聯在未來日子,會致力促請政府爭取盡快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同時會一如以往監督政府盡快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確保「一國兩制」的發展能行穩致遠,為香港的繁榮發展奠下穩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