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今天就「佔中」搞手戴耀廷等9名被告判刑,早前9名被告已分別被裁定「串謀犯公眾妨擾」「煽惑他人犯公眾妨擾罪」等罪成。本港主流民意期待法庭量刑判決,能充分考慮違法「佔中」對香港法治秩序、社會穩定、經濟民生、國際形象所造成的嚴重傷害;期待量刑判決確認「佔中」違法本質的嚴重性,從而彌補本港法治遭到的傷害、撥正本港年輕人被嚴重誤導的法治觀念;期待量刑判決能向社會傳達明確信息,違法必有成本,嚴重違法行為必受相應嚴懲。民意期待刑期宣判,是法治正義的彰顯,有助提高社會法治意識,是對香港社會安寧、法治穩固的經典判例。
歷時79天的違法「佔中」,是回歸以來規模最大的違法街頭抗爭行動,背後帶有明顯的政治企圖,對本港法治秩序、社會穩定、經濟民生、國際形象造成非常嚴重的衝擊和傷害,早前法庭判「佔中」案9名被告罪成,正是建基於9人違法事實清晰,證據沒有疑點,罪責無可逃避。9名被告罪成之後,使出渾身解數、動用各種手段來向法官求情,以求逃過法律的嚴懲。本港各界紛紛發聲,盼望法庭能作出公正刑罰,還受影響市民一個公道,彰顯法治的公正。
民意期待,量刑能體現「佔中」損害香港方方面面的嚴重性。早前在裁決判詞中,法官肯定3人明知大規模的「佔領」會對公眾造成過度的不便,而三人亦確實目睹「佔領」對公眾造成過度的阻礙和不便,因此,認同控方已於毫無合理疑點下證實三人干犯串謀犯公眾妨擾罪。有商界代表指,「佔領」期間於旺角、銅鑼灣、中環一帶經營的小商戶損失50%的生意,並連帶商戶因給少了家用而致家庭糾紛增多。有香港知名人士指,79天違法「佔中」,讓海外人士誤以為香港已變成「無政府狀態」,嚴重打擊香港在國際的形象。「佔中」九犯對香港的損害如此嚴重,只有公正合適、彰顯正義的刑期判決,方能稍緩香港所受的持久傷痛。
民意期待,量刑是對「佔中」破壞法治、嚴重違法的性質的再次確認,是對「違法達義」的根本否定。「佔中」絕不是爭取「真普選」的「和平抗議」行動,而是大規模的暴力違法行動,早前的「佔中」案裁決9名被告罪成,讓鼓吹違法者受到法律制裁,對「公民抗命」「違法達義」等歪風是當頭棒喝。事實上,早在反對派鼓吹違法「佔中」時,本港政府主要官員、司法機構負責人、眾多法律界人士,均表示不論多麼崇高的政治口號,都不應當成為違法的藉口。法律界的主流表態,與早前法官對「佔中」9名被告所作的有罪裁決,體現了同樣的法治信念:法律莊嚴,不會以政治立場、意識形態、社會價值觀影響判決。
民意期待,量刑向社會尤其是年輕人發出明確信號:違法絕不會零成本、低成本。違法、留有案底將為個人前程乃至家人帶來不良影響。「佔中」九犯散布各種迷惑性政治口號,令一些市民、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人,天真地相信追求「真普選」,即使犯法亦代價輕微,法庭會從輕發落,甚至不予追究。但早前法官對9名「佔中」被告的裁決判詞直言,「公民抗命」不構成抗辯理由。違法必有成本,嚴重違法必受嚴懲,適當的量刑判決才能扭轉青年被誤導的法律意識,才能讓社會真正回歸法治秩序。
法治是本港的核心價值,社會真誠相信法官是正義的化身。今天法庭對「佔中」9名被告的量刑宣判,會成為重要判例。民意的盼望非常清晰,期待今次量刑,有助香港社會的安寧和法治穩固,對整個社會的法治意識提高有深遠的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