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要成為小小外交家須過搶答關、鬥急才等考驗,殊不容易
第12屆「香港杯」外交知識競賽總決賽上演,五所進入決賽學校強強對決,同學妙語連珠。來自拔萃女書院的廖詠詩精彩闡述了中國外交中「朝鮮半島問題」的議題,直言「中朝關係是有着友好傳統,我國重情義也講原則,珍視友好也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絕不含糊。」在「情景模擬題」,廖詠詩發揮「急才」,僅用30秒思考,就對評委的提問作出了細緻且全面的回答,其精彩表現助她贏得「最佳發言人」的榮譽。/大公報記者 楊州(文)何嘉駿(圖)
本次比賽分兩回合進行,首輪搶答環節就已戰火激烈,來自不同中學的五支隊伍就國家外交政策、「一帶一路」等範疇搶答,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英華書院與保良局董玉娣中學隊伍不分上下,各以500分暫時領先其餘三隊。
情景模擬題盡顯風采
比賽第二回合為情景模擬題,拔萃女書院隊伍的表現盡顯「小小外交家」風範,思路敏捷、邏輯清楚、普通話標準流利,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強。
中五學生廖詠詩對「朝鮮半島問題」議題展開闡述,以「今年以來朝鮮半島局勢發生積極變化,為重啟對話協商帶來有利機遇。」作開場,並敘述朝鮮過去幾個月的重要事件,如《板門店宣言》等,還有中朝領袖會晤,既加強中朝溝通與互信,亦推動朝美會晤,為解決半島問題帶來實質性的成果。
廖詠詩續稱,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提倡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維護半島和平穩定,並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反而美韓軍演印證了軍事威嚇無助於解決問題,「我國一直提倡『三個堅持』,為了對症下藥,又提出『雙暫停』倡議和『雙軌並進』思路。
朝鮮半島問題盤根錯節,習近平主席提倡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可謂救世良方。作為維護東北亞安全的重要力量,我國會繼續監察朝鮮棄核,勸和促談。」
評委對廖詠詩提問「有聲音批評中國偏袒朝鮮,作為發言人如何回應指責?」廖詠詩僅用半分鐘便回應:「我國要重申中朝關係是有着深厚友好傳統的國與國之間的正常關係,中國既重情義,也講原則,我們珍視同朝鮮的傳統友好,但也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同時我們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毫不含糊」,她又呼籲各方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互釋善意,為實現半島長治久安創造有利條件。
讀中史看新聞增見識
廖詠詩賽後稱,很高興和榮幸獲獎,賽果亦是對她的肯定。她表示,外交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在國家發展上起重大作用,自己亦有修讀中史科,坦言課堂學到不少國家對外關係及政策發展資料,加上平日堅持看新聞,尤其是外交部發言人的發言,了解外交知識及國家政策的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