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海學聯:挺港創科措施有助兩地融合

時間:2018-05-19 03:15:08來源:大公網

  圖:科大極智慧城市中心主任羅康錦稱,內地的科研資金投入會令本地科研產品有更大發展空間

  【大公報訊】香港海外學人聯合會(簡稱「海學聯」)十多位代表日前出席特區政府主辦、中聯辦協辦的「內地和香港創科合作─新時代、新機遇」研討會,同聲肯定國家科技部和財政部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重要指示而作的政策配套,認為將對香港參與國家的科技創新戰略,以及大灣區人、財、物的一體化建設和深度融合,產生積極示範作用和深遠影響。

  「海學聯」會長、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系主任胡偉星教授認為,中央出台的挺港創科研究措施來得非常及時,解決了兩地進一步融合的大問題。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陳述彭地球信息科學教授林琿教授說:「香港獲得的不僅僅是國家的科研資金,這些政策將讓香港的高校更能夠吸引世界各國的優秀學者加盟,也讓香港的學者更有信心加入國家的創新科技體系。」

  林琿續稱,中央政府的惠港政策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9市2區政府的合作,共同打造國家的創科中心。比如,在推動衛星大資料服務產業方面,大灣區將可以共同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產業群。珠海已經發射並將陸續發射遙感衛星,深圳的雷達遙感衛星也預計在明年開始發射。「香港在國家科技部和特區政府的合作下,已經建成和運行了衛星遙感地面站,並可以發展成為衛星的測控站。這些計劃已經為發展衛星大資料服務產業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中央政府的惠港政策可以支持這個新興產業在大灣區的崛起。」

  科大首辦智慧城市論壇

  「海學聯」副會長、浸會大學張曉明教授說:「感受到習主席及國家非常重視及支持香港科創的發展,香港創科發展將深度融合於國家的戰略發展方向。香港各界,尤其是高校,應該充分抓住這次機會,推出切實有效的措施,鼓勵並發展香港的創新科技大業。」

  另外,香港科技大學昨日首次舉行智慧城市論壇,邀請本地、內地、國際專家討論智慧城市的方向及發展。出席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教授陸恭蕙表示,本地不乏出色的科研成就,例如防水浸、斜坡工程、管理空氣質素監察的應用等,但這些成果始終未能衝出香港。她相信,中央撥款令到本地的科研有了出路,有利香港一流的創科中心。

  同場的科大極智慧城市中心主任羅康錦表示,內地的資金過河對本港的科研有長足的幫助,因為本港一些交通、房屋等主要的科研產品「底子很好」,其他地方根本看不到,內地的科研資金投入會令本地科研產品有更大發展空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