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在本月10日率先獨家揭露太陽能垃圾站高端低效,引起社會回響
【大公報訊】太陽能壓縮垃圾箱每個近三萬元,今年二月起陸續引入試驗,《大公報》上周四獨家報道,記者實地視察後發現,多個試點包括大埔頭村的壓縮箱,均無人問津,調查後發現食環署缺宣傳,附近居民均不知壓縮箱用途。食環署昨日帶傳媒回到大埔頭村,記者發現壓縮箱上貼有中英對照的用途說明,沿路亦有A4紙張大小的位置提示,但其他試點則仍未有告示提醒位置。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上環列提頓道和大坑徑試點,壓縮箱亦有新貼上的用途說明,但附近路段均沒有如大埔頭村般貼上位置告示。而昨日受訪的市民已知道有太陽能壓縮箱的存在,亦知道密封設計有改善衛生之效,但就因投放口問題未曾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