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委員、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昨日主持召開中聯辦領導班子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王志民主任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宣言書,是新時代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行動綱領,是一篇閃耀着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的光輝文獻。
王志民主任從三個方面提出了進一步解讀和要求。他說,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維護好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促進香港社會的文化認同;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看待香港發展,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獨特作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志民主任以上三個方面的要求,準確結合了香港當前實際,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香港價值,雖然是對中聯辦領導班子提出的要求,但對於現時的香港社會各界同樣具有啟迪作用。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大勢所趨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大會上講話中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思想。」,「我們要勇於全面深化改革,自覺通過調整生產關係激發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自覺通過完善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符合規律地向前發展。」
王志民主任說,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根本的辦法就是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全力支持特區政府與廣東、澳門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配合中央有關部委繼續研究和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回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讓香港同胞切實享受到共同家園帶來的好處和機遇。
王志民主任所言,是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基礎上,結合香港發展做出的判斷。平心而論,今日的香港唯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才能躍上最好的發展平台。對此,香港同胞須從兩個角度來認識。一是國際地位。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港人素來具有全球眼光。回歸20年,無論持什麼政見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過去20年,香港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加入了許多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參加的國際組織,港人在國際上得到了普遍尊重。二是發展機遇。放眼全球,既有12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規模、又保持6.7%以上經濟增長速度的國家,除了中國還有第二個嗎?沒有!這決定了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大引擎」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於香港來說是最大的發展機遇,是增強發展動力的最佳選擇,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時代選擇,不可逆轉!
促進文化認同乃天經地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文化建設的思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王志民主任說,要引導香港同胞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定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增強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
王志民主任所言,是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基礎上,立足於香港文化建設的實際,做出的準確判斷。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不會因為香港曾經受英國人百餘年的管治而有任何改變。香港與內地文同源、人同種、語同音,儘管今日的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匯點,但絲毫不能改變中華文化在香港佔主體地位的事實。因此,促進文化認同乃天經地義。在這個問題上,香港同胞應該走出兩個誤區。一是不能把中華文化等同於落後文化。香港社會的某些「精英」,由於擁有在英美國家受教育的背景,總覺得自己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往往鄙視中華文化。這是極其偏激和短視的。中華文化並非十全十美,但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是唯一沒有文化斷流的國家,這足以說明中華文化非常優秀。二是不能認為香港文化的主體是西方文化。香港雖然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較深,但香港文化的主體仍是中華文化。比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這些中華文化的優秀成分,至今仍在延續,仍有傳承,仍被推崇。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時不我待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我們要站在世界歷史的高度審視當今世界發展趨勢和面臨的重大問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同世界各國的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更多領域、更高層面上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不依附別人、更不掠奪別人,同各國人民一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王志民主任說,國家大力支持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香港也要充分發揮「香港所長」,增強創新意識,弘揚絲路精神,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實現香港、內地和周邊國家的合作共贏。
王志民主任所言,是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基礎上,結合香港發展的外部條件作出的判斷。人類社會到了今天,「地球村」已經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生動的現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越來越明顯,在這種大背景下,習主席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抓手和載體,從這個角度觀察,才能看清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對於港人來說,除了要從歷史角度、國家角度和全球角度認識「一帶一路」,還須從香港角度去認識,要看到這是香港的機遇,「一帶一路」建設所提供的巨大市場,正是香港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主動參與、積極作為,定會成就香港的未來。因此,應該以時不我待的心態、氛圍、精神積極參與。
作為「千年第一思想家」,馬克思的思想並沒有過時,也沒有因為「兩制」之別而對香港毫無用處。相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於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