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總供應量首季9.6萬伙 微減千伙

時間:2018-04-28 03:15:25來源:大公網

  圖:九龍城(包啟德)去年空置率為6.4% 大公報記者林志光攝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政府由於上財政年度過早達供應目標,減少下半年度推地量,令一手私人住宅的總潛在供應量出現輕微下滑,截至今年首季止,約有9.6萬伙,按季減1000伙;待動工的單位量更按季再減4000伙,至約2.3萬伙。不過,運輸及房屋局認為,短期內有約4000伙新單位補充,相信供應仍可維持較高水平。

  新增八地料提供4000伙

  運輸及房屋局昨公布最新的一手私樓供應最新數字,截至今年首季尾止,當中未動工的已批土地,提供約2.3萬伙,已是自去年第二季高位的3.1萬伙,連續兩個季度均跌4000伙;跌勢急除是部分地皮於上財年的下半年度陸續動工外,亦與政府期間減少推地,共只售出4幅住宅地有關,數量較前財年同期跌60%。

  新動工的土地,則令建築中的單位量,由去年第四季,增加4000伙至約8.1萬伙,扣去期內預售的樓花量,連同約9000伙落成待售單位和上述未動工單位,未來三至四年的總潛在供應約9.6萬伙,按季減1000伙,回落至去年首季水平,較去年第二季的有紀錄以來高位,則減少2000伙。該9.6萬伙中,約7.49萬伙是面積少於753方呎中小型單位,雖按季少約1300伙,但比率則相若,約為78%。

  該局發言人表示,因每季新增熟地及發展項目的數量及規模均有差別,加上一手成交量隨市況而有多寡,總供應量季度間的變化是正常現象。不過,政府持續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政策不變,如預計未來數月將有八幅住宅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4000伙。因此局方相信,未來總潛在供應量可維持在較高水平。

  會地:年添1.9萬伙樓市穩健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也強調,供應不應着眼於季度性的變化,應觀察全年升跌,相信今年土地供應量可達1.8萬至1.9萬伙,絕對可滿足市場需求,樓市可望持續穩定發展。而對於剛展開的土地大辯論,他認為,以公私營模式發展農地,以及在維港以外範圍填海,是較可取的短期方案。長遠而言,本港非常缺地,冀專責小組可尋求共識,落實方案。

  此外,差餉物業估價署發布物業報告顯示,去年空置率最高的地區分別是元朗、九龍城(包啟德)及西貢(包將軍澳),元朗為7.4%,其餘兩者均為6.4%,相信是與三區有大量新盤於去年下半年底才落成有關。然本港整體空置率則為3.7%,處二十七年的低位水平。另今年預計落成較多的地區,為九龍城及荃灣,分佔4465伙及3104伙;明年是西貢及大埔,約3775伙及3226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