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點擊香江/特區政府官員赴京培訓是貫徹「一國兩制」的「必修課」/屠海鳴

時間:2018-04-25 03:15:09來源:大公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昨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赴京參加任中培訓的澳門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和檢察長。韓正希望,特區政府管治團隊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澳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積極謀發展、促和諧,堅定不移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堅定不移促進澳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不移為老百姓謀福祉。

  特區政府高官任中赴京培訓,尚屬首次。這件事看似新鮮,實則在情理之中。因為,特區政府官員是貫徹「一國兩制」的直接責任人,只有完成這堂「必修課」,才能履職盡責。澳門特區政府高官任中赴京培訓,對於香港來說,亦有啟示作用。

  培訓有助於準確領會「習思想」

  今年全國「兩會」的一大亮點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習思想」成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就與「一國兩制」下的港澳兩個特區息息相關。

  對於特區政府官員來說,應該怎樣認識這個問題?

  首先,要認識到「指導思想」在國家大局中的重要作用。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要發展壯大,都要有指導思想。指導思想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眾所周知,中共1949年執政後,中國內地搞的是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主義,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先生和他的同事們對社會主義進行了新探索,實踐中的許多做法與傳統社會主義理論並不「合拍」,於是,在「社會主義」前面加了「有中國特色」,再後來把「有」字也去掉,表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並使之成為中共和中國的指導思想。不要小看「中國特色」四個字,正是由於這一變化,才能名正言順地允許香港、澳門在回歸祖國、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後仍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不變,「一國兩制」才得以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一國兩制」的理論依據。

  其次,要認識到「一國兩制」在國家大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中共十九大報告對「習思想」做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其中「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是14個基本方略之一。這是對「一國兩制」的新定位,表明「一國兩制」在國家大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這給香港、澳門繼續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實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提供了更堅實的憲制保障。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習思想」入憲,意味着用國家根本大法明確了「一國兩制」在國家大局中的地位,也就明確了香港的地位。這再次表明,「一國兩制」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

  韓正作為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在會見澳門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時強調指出:「特區政府管治團隊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澳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告誡港澳兩個特區,「習思想」是特區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準確領會、全面貫徹、深入實踐,是對兩個特區政府的堅決要求和嚴格標準。

  培訓有助於深刻理解憲法和基本法

  「一國兩制」在香港和澳門的實踐均取得了很大成功,但近年來的種種跡象表明,香港一些人對「一國兩制」的理解還不到位,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經常衝擊底線,挑戰基本法權威,更有甚者,一邊宣揚「港獨」,否認「一國兩制」,一邊卻要當議員,試圖混進「一國兩制」確認的體制框架內,繼續「播獨」,何其荒唐!何其猖狂!

  作為特區政府官員,只有對國家的政治體制、憲制體制有基本的了解,對憲法和基本法的原則深刻理解,才能堅決有效地維護特區的憲制秩序。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頭腦清醒,站穩立場,堅守底線。深刻理解憲法和基本法,關鍵要把握以下兩點:一是憲法確立的單一制原則。我國憲法確立的單一制原則,既是維護國家統一的基本原則,也是處理中央和地方權力關係的基本準則。深刻理解我國是一個單一制國家,深刻理解憲法堅持的單一制原則,是正確理解基本法關於中央與香港特區關係的重要基礎。二是憲法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要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特徵,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不能用西方的制度簡單地圖解、類比。

  「一國兩制」是一個偉大創舉,「一國」之下的「兩制」如何相處?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級難題,但只要我們明確大方向、弄清大原則,就能在處理具體事務中心中有數、遊刃有餘。澳門政府高官赴京參訓啟示我們,香港同樣需要這堂課。

  為中共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中分管港澳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對澳門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提出要準確貫徹憲法和基本法,可謂含義深刻、意義重大。

  培訓有助於探尋「融入」的方法和路徑

  澳門特區政府發言人指出,這次培訓旨在加深澳門管治團隊對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了解,促進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和澳門面臨的共同課題,從這次參訓可以看出,澳門特區政府非常急切地要求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也啟示香港各界,我們再也不能蹉跎歲月,要盡快探尋融入、對接的路徑和方法,搶抓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內地今年一季度的統計報表最近公布,一季度經濟增長6.8%,這個速度繼續領跑全球經濟,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的活力。中國市場、中國機遇,早已讓許多國家眼熱心跳,競相搭乘「中國快車」。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豈能對眼前的機遇視而不見?更不能把經濟問題政治化,動輒上綱上線,應該學習澳門人務實勤勉的作風,盡快行動起來,把「融入」與「對接」的文章做深做透。

  「融入」與「對接」的當務之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此,我們不能停留在概念上,面對大灣區「9+2」城市存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不同法域、三個獨立關稅區」的現實,應該看到「融入」與「對接」的難題不少,亟待破解。

  比如,香港的科研優勢與廣東的製造業優勢如何對接?如何通過「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的跨境協調整合,打造「香港─深圳─東莞─廣州」創新走廊?完成這些重大課題,必須盡快了解廣東的需求,必須盡快了解國家的政策,在深入溝通了解的基礎上,加緊磋商,形成共識,找到可行的辦法。

  對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十分熟悉的韓正副總理,對澳門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指出:「堅定不移促進澳門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不移為老百姓謀福祉。」對一海之隔的香港,同樣具有重大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本文作者係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